中国古代墓葬雕塑欣赏——陶俑、墓葬雕塑 九年制义务教育二年级06级下学期 老师美女谭蓉 提到“雕塑艺术”,大家可能感觉陌生。其实,在你居住的城市,或者你去过的很多旅游景点,都可能存在着雕塑,比如现代城市里的广场雕塑,风景名胜区的纪念碑式雕塑等等。 雕塑的定义:——用多种材料材料和多种手段(雕、刻、塑、铸、焊等)制成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感受的立体造型艺术。中国古代雕塑分为陶俑、墓葬雕塑、宗教雕塑。这节课我们主要欣赏陶俑和墓葬雕塑。 陶俑的概念:陶俑是古代用于陪葬的陶器。 他的题材包括人物、马、牛、狗、建筑等,其中最著名的陶俑是我国陕西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建成,是迄今为止所知的中国封建社会最大的帝王陵墓。秦始皇13岁登基后,便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统一六国后,又从全国征募了70万人修建陵墓。秦始皇去世时,陵墓尚未完全建成。秦始皇陵是一个宏伟、壮丽的地下王国,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我们来看看吧(播放短片《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原本是什么颜色的呢?其实,每一件兵马俑的色彩都是鲜艳、和谐的。
兵马俑的衣袍涂有朱红、橙红、白、浅绿、绿、紫等色,裤子涂有蓝、紫、浅紫、浅绿、朱红等色,铠甲板多为深褐色。兵马俑的面部、手、脚等均涂有粉红色,显示出肌肉的质感,整体色彩艳丽和谐,进一步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兵马俑的种类分为:将领、武官、武士、车夫、杂技演员、立射手、跪射手、车夫、跪坐兵马俑等。“将领”头戴双卷尾长冠,下颔有带;额上有皱纹,双眼平视前方,鼻梁挺直,下颔处有胡须,神态庄重睿智。 “长袍人头像”中的人物头梳圆形发髻,身穿战袍,面阔鼻厚,颧骨高耸,眉毛拱起,双唇紧闭,唇上留有上翘的胡须,额头有皱纹,表现出坚毅沉稳的军官形象。“武官人像”中的人物束发戴长冠,身穿立领及膝长袍,外披铠甲,护胸、肩部及上臂。脚下有踏板,面容较圆,细眉小眼,唇边有胡须上翘,下巴下有短须。“蹲伏射手人像”双唇紧闭,警惕地直视前方,左膝弯曲,右膝着地。 “立射手兵马俑”身材修长,侧身站立,上身微倾,头向右偏,右腿微屈,身体重心前移。 卧射手兵马俑 将领兵马俑 长袍兵马俑 立射手兵马俑 兵马俑 长袍兵马俑头像 立射手兵马俑 卧射手兵马俑 将领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的出现,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呢? 秦汉以来,统治阶级都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威严。
秦始皇兵马俑是怎样制作的呢?秦朝的制陶工匠和雕塑家采用以模具为主,组合塑模,分块制作,逐步拼合,入窑缠绕,出窑后彩绘的方法,烧制这些大型陶俑和陶马。陶俑的头部多采用组合模制作,陶俑的腿部和躯干用泥条捏塑或盘绕,手臂和手部则采用捏塑或手工完成。对每一个细节的制作,都采用捏塑、压模、捏捏、糊贴、雕刻、彩绘的方法,一一雕琢。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着中国。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有七大奇迹,现在又加上了秦始皇兵马俑。 没看过金字塔,就不算真正到过埃及;没看过秦始皇兵马俑,就不算真正到过中国。除了秦始皇兵马俑,还有哪些兵马俑呢?目前,徐州市东郊狮子山西麓、咸阳杨家湾等地均出土了汉代兵马俑。汉代是一个视死如生的社会,人们认为人死后只是搬到别的地方继续生活而已,因此,生前所能享受的一切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死后都要带到另一个世界去。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手握重兵的王公大臣、高级将领,自然希望死后能继续统帅千军万马,兵马俑就应运而生了。 徐州市东郊狮子山西麓汉兵马俑与咸阳杨家湾汉兵马俑与秦兵马俑对比:秦兵马俑和汉兵马俑都挺拔雄伟,写实的秦兵马俑给人一种奔放有力的美感。但任何艺术的发展都有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汉兵马俑是在继承秦兵马俑风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写实转向写意,不注重人物线条的比例是否准确,而是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
但这些兵马俑无一不是墓主人地位和威严的象征。 汉代俑图。 西汉跪葬女俑。 东汉击鼓敲击俑。 墓葬雕刻。 墓葬雕刻出现的原因:中国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了墓葬。秦汉以来,由于统治阶级盛行奢华葬仪,在帝王将相、贵族墓前一般都要设置石柱、石人、石兽等,以显示他们的地位和威严。这些权贵请最好的工匠,用最好的材料,为他们制作墓前陪葬陶俑和雕刻,所以往往集中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墓葬雕刻 墓葬雕刻:是指陵墓建筑的雕刻部分。 陵墓建筑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与地面建筑相配套的各种石雕、石刻,一般是地面上最常见的陵墓雕塑,规模宏大,成就突出。地下雕塑有地下墓室墙壁上的石刻、砖雕、画像石、砖雕等。欣赏汉代霍去病墓石雕。《马踏匈奴图》是墓前的主要石雕,长1.9米,高1.68米,用灰白色细砂岩雕成。石马昂首挺立,尾巴拖地,腹下雕有背上手持弓箭、匕首、长须挣扎的匈奴形象,是最具代表性的纪念碑式作品。 南朝墓葬中的卧虎跳马石刻 南朝墓葬大多坐北向南,石刻距离墓葬约一公里,一般有镇墓兽、神道石柱、神道碑等,镇墓兽有天禄、麒麟、妖精三种。
南朝墓葬雕塑麒麟赏析 其体型高大,头、颈、胸、腹弯曲弯曲呈“S”形,给人以秀雅、修长之感。纹饰繁复,如头上毛发的刻画,使其线条复杂化。颈、胸、腹处精心雕琢着须饰和流苏状饰物。双翼有圆形涡纹和鳞纹,腹部衬以羽翼纹,使人感到神兽的羽翼厚实宽大,足以扇动飞翔。邪神形态为昂首挺胸,张口吐舌,仿佛发出雷鸣般的吼叫。由整块方形石雕琢而成,平原上巨大的体积,具有强烈的艺术辐射力,仿佛在统领这一带。 从各个角度看去,都给人一种庄严、威严、稳重的感觉。武平中侯孝敬墓西侧的神道柱 神道柱高6.5米,周长2.5米,柱高4.2米,柱身饰有24条内凹的直脊,代表一年的节气。神道柱的顶部是一个饰有莲花图案的圆形盖板,上面站立着一只仰天长啸的小妖精。小妖精身长84厘米,身高51厘米,娇艳可爱,但面部已残破,颇为可惜。神道柱的圆形盖板下,有一个长方形的柱头,上面刻有“前梁尚书、中抚将军、尚书 ...
下部饰以绳辫纹、盘龙纹,雕刻繁复华丽,显示出南朝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和精湛的技艺。神道柱基座高约一米,上圆下方,上为一对捧珠龙,下为方形基座,基座四周雕刻张口吐舌的神怪形象。墓葬雕刻的特点一是服从墓葬整体设计构思,具有象征性、寓意性;二是造型趋向神化、理想化。如何欣赏雕塑、理解雕塑?学会看形。语文作业预习《宗教雕塑》回答下列问题A.四大石窟分别是什么,开凿年代及各自的艺术特点。B.佛教中的佛、菩萨、罗汉、天王、大力士分别是什么? C.如何理解宗教雕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