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龙山源公墓官网

墓园地址:安吉递铺街道古城村

官方热线: 400-696-5180

24小时热线:159-0077-918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96-5180, 159-0077-918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龙山源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陕西宁强发现5座宋代家族墓葬,墓葬砖雕中有猫

发布时间:2024-07-17 18 浏览: 27

山西稷山马村砖雕墓_古代建筑屋顶的砖雕_砖雕墓

陕西省宁强县高家河发现5座宋代砖室家族墓葬,墓葬上的砖雕不仅有并肩而坐的夫妻形象,还有猫的形象。猫为何会躲在墓葬里?这个问题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好奇。

为什么说是家族墓呢?因为这些墓葬的形制和一般的墓葬差不多,墓室前有排水沟。

据考古项目负责人李昆介绍,高家河宋墓位于宁强县代家坝镇高家河村西侧,2019年初,当地政府在修路扶贫时发现该墓葬。2019年2月至8月,省考古研究院、宁强县文化和旅游局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此次发掘共清理古墓葬5座,均为砖室墓,其中M1、M2、M3、M4为单室砖室墓,M5为双室砖室墓。

墓葬形制相似,自下而上沿斜坡有序排列,同一平面上的墓葬形制、砖雕基本相似,不同平面上略有差异,从性质上判断应为家族墓葬,最低的应为长辈墓,越高则年代越晚。

所有墓葬的墓室前均有排水沟,部分墓葬的排水沟根据墓葬所在位置向不同方向排列,以避开其他墓葬,说明这批墓葬应是统一修建的。

墓内砖雕颇为精美,为仿木结构砖雕墓室,墓室四壁装饰有对坐夫妇、武士、桌椅、茶具、动物、花卉、门窗等图案。

山西稷山马村砖雕墓_古代建筑屋顶的砖雕_砖雕墓

墓主人是哪里人?墓主人应为躲避两宋战乱,从中原迁徙到宁强。

李昆介绍,高家河宋代墓葬共出土文物30余件,包括黑釉瓷罐、瓷碗、陶罐、铜镜、铜钱等。从出土器物的形制来看,这些墓葬年代最早的不晚于北宋晚期,最晚的约在南宋时期。其中,较早的墓葬修建较为精美,较晚的墓葬则相对简朴,随葬品较少,这应是家族衰落的体现。

“随葬品黑釉瓷罐的器形与关中地区不同,但与河南地区一致,可能是墓主人从外地带过来的。另外,M5墓出土的两件瓷碗,是典型的南宋瓷器,由于烧制瓷器需要专门的窑炉,而当地不产瓷土,不具备制瓷的条件,应该是从外地买来的。”

李昆认为,这批墓葬中的墓主家族应该是宋末宋初为躲避战乱从中原迁徙到当地。“秦岭比较难翻越,从河南沿水系过来比翻越秦岭要容易得多。”由于地处极其偏僻,交通不便,这个家族逐渐没落。另一方面,这也证明这里虽然地处偏僻,但在宋末宋初已有人居住和发展。陕南地区宋代墓葬发现较少,高家河宋代墓葬的发掘,为研究陕南宋末宋初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砖雕上为何会出现猫的形象?猫能在墓穴中“躲藏”,说明墓主人生活富足。

砖雕墓_古代建筑屋顶的砖雕_山西稷山马村砖雕墓

山西稷山马村砖雕墓_古代建筑屋顶的砖雕_砖雕墓

砖雕墓_山西稷山马村砖雕墓_古代建筑屋顶的砖雕

记者注意到,根据考古资料显示,这批墓葬中还存在多幅砖雕猫像,其中一只猫正蹲着,前爪抬起,躲在砖雕墓室的一角,向墓室内张望;另一只猫则四肢着地,仰着头,同样向墓室内张望。

猫为何会躲进墓穴?李昆认为,这说明当时人们普遍养猫作为宠物,或是为了驱鼠。汉代墓葬壁画的内容多为神灵、怪兽等抽象事物。唐宋以后,墓葬壁画内容趋向写实,古人把死当生,砖雕猫、夫妻对坐等陪葬品,都是为墓主人死后在阴间的生活做准备。

记者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考古资料,发现北宋时期经济发展和时代精神的变化,让养猫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起初,猫还是一种“奢侈品”,只有富豪才能养得起。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猫也出现在富裕的平民家庭中。《东京梦华录》记载相国寺“每月五次开门,诸人交易,三门正门,皆养鸟猫犬珍禽异兽”。《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一本笔记体散文,创作于宋靖康二年(1127年),记载的大多是崇宁至宋徽宗宣和年间(1102-1125年)北宋都城开封的情况。

猫的形象最早出现在晚唐的壁画中。宋代以来,猫频繁出现在富人墓葬中,宋徽宗时期达到顶峰。有猫形象的墓葬多集中在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墓葬多集中在北宋晚期。墓葬类型多为仿木结构的砖室墓,墓主人均为富裕的平民。从墓葬空间来看,猫在墓葬中出现的位置,通常安排在靠近大门的一侧。

我告诉大家,猫是人人都爱吃的,无论古今,嘉靖皇帝和陆游都是爱猫之人。

在宋墓中发现猫像后,有市民感慨称,养猫是代代相传的风气!

那么,猫到底起源于何时,又何时进入人类的生活呢?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猫人士”和名猫都有谁呢?

山西稷山马村砖雕墓_砖雕墓_古代建筑屋顶的砖雕

关于猫的起源,有人说大约在6000万年前。山猫出现在森林中,是所有肉食动物的祖先。它的后代包括熊、黄鼠狼、浣熊、海狸、狐狸、狼、獾、熊猫、狗、老虎等。大约300万年前,猫科动物的遗传基因已经确定,并逐渐演变成我们今天所见的所有猫科动物。但猫被驯化的时间相当晚。

据网上资料显示,为了解猫是如何进入人类生活、如何“占领”世界的,比利时和法国两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对世界各地考古遗址发现的古猫遗骸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这些古猫的DNA,科学家发现猫在历史上很可能被驯化过两次:第一次是在9000多年前的土耳其,即石器时代晚期;第二次被人类驯化很可能是在公元前4000年的埃及。

那么,猫是什么时候成为中国人的宠物的呢?根据《诗经》和《礼记》的记载,中国人养猫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考古学家吴如扎撰文称,中国驯养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加上龙山文化出土的猫骨、猫牙遗骸,他指出,猫的驯养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龙山文化时期,农业已经相当发达,粮食不仅供人食用,还供牲畜食用。随着粮食的储存,鼠类的威胁也日趋严重,猫的驯养也提上了日程。有人不同意这个结论。

不过,猫在唐宋时期便已进入中国人的家庭生活,对于这个问题在网上也有比较一致的说法。

记者发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猫奴”还有很多,甚至皇帝也被猫“征服”。

第一个是明朝嘉靖皇帝,他为自己的猫建了“猫房”,并有禁卫军侍奉。他最喜欢的猫是一只名叫“双妹”的猫。猫死后,他用黄金打造棺材,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宋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诗人陆游也是一位“猫奴”,他曾写下10余首描写猫的诗。

古人不仅爱猫,还讲究给猫起名字,如黑猫白腿,取名“踏雪寻梅”,黑猫白嘴,取名“燕蝶”。后唐琼华公主养了两只猫,一只纯白,嘴边有深色花纹,取名“仙蟾女”,另一只黑猫白尾,取名“昆仑妲己”。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96-5180
24小时咨询热线:159-0077-918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96-5180

159-0077-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