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我们不必纠结于他的功过是非,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非常疼爱家人,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风景优美的奉化古城是蒋中正的故乡,此地现为“蒋氏故居”游览区,除了“蒋母墓园”位置稍偏,其余景致均沿街分布
蒋母一生坎坷,初嫁便遭遇夫亡子殇,难以承受丧亲之痛,遂与女儿一同遁入空门,后经族兄撮合,再醮于已三婚的蒋公,成为继室,这段婚姻生活尚算安稳,但公公离世后,家道中落,母亲独自承受艰辛,抚育蒋公成人,因此母子间情谊尤为真挚。
穿过坚固破旧的武岭城门,就进入了蒋家宅邸,这里包含着蒋家父子早年的住所和家族祠堂,玉泰盐坊是蒋介石诞生的地方,这个地方反映了蒋介石童年时的淘气,以及母亲独自抚养孩子的艰辛。
蒋母自幼就悉心教导蒋介石,始终期望儿子能有所作为,此外蒋母刚强的性格和信仰佛教的虔诚,同样对蒋介石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蒋介石求学和从军的各个阶段,母亲都毫无保留地提供帮助,给予无条件支持,蒋介石也深知母亲的辛劳,因此对母亲非常恭敬。
蒋母具备非凡的洞察力,十分清楚读书的价值,等儿子有能力了,就支持他创办了“武岭学校。
武岭学校面积广阔,涵盖幼儿园至中学的完整教育阶段,曾培养众多杰出人才。如今它被列为文物单位,馆内展示着大量珍贵历史照片,仿佛将过往岁月完整呈现。因此前往溪口时,务必安排时间参观“武岭学校”。
蒋介石逐渐声名显赫,却每年必回故乡奉化,那地方能让他心境安宁,母亲更是他精神上的依靠。母亲因儿子显赫而得尊荣,总算苦尽甘成,但在1921年因心脏方面的疾病去世,她离世对蒋介石是沉重打击。
蒋母是家中第三个续娶的妻子,没有和蒋父合葬,另外选了地方安葬,那个地方就是现在的蒋母墓园,传说那里有很好的风水。沿着台阶往上走,经过一个叫“蒋母墓道”的地方,再经过一个下轿亭,大约走了六百多米,才来到蒋母墓园的入口处。
在墓园入口不远处有座八角形建筑,人们也称之为孝子亭,蒋介石之所以建造这座亭子,是因为他的母亲脚部畸形,担心她在长长的墓道中行走会感到吃力,因此特意为她建造了一个可以歇脚的地方。
为纪念母亲六十周年忌日,修建了慈庵,蒋介石每次归乡都会前往此地,与母亲相聚数日。
在往上走,会遇见“方圆池”,即“润东燥西”风水之意。
蒋母的安息之地朝南背北,墓碑由孙中山题字,墓前有“凤凰翠竹”的布局,这是由于蒋母来自葛竹山村,象征着该村有凤凰高飞,这种构思充分表达了生者对逝者的深厚情感。
陵园的规划与修建,处处体现着他对生母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仰。母亲的作用是润物无声的,是支撑他人生的基石,母子之间的情谊,让我们窥见了一位叱咤风云人物的温情一面,以及他对家庭情感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