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龙山源公墓官网

墓园地址:安吉递铺街道古城村

官方热线: 400-696-5180

24小时热线:159-0077-918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96-5180, 159-0077-918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龙山源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湖南长沙惊现7大历史名人陵墓,你知晓几个?

发布时间:2025-09-30 17 浏览: 26

一、黄兴墓

时期:清末民初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云麓峰北麓。

黄兴生于1874年,卒于1916年,是长沙县出身的革命家,与孙中山齐名,并称“孙黄”。他曾任民国时期的陆军总长和参谋总长职务。1916年,黄兴在上海因病去世,两年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岳麓山。

这座陵墓的占地面积是 1913.6 平方米,它朝向东方,并且坐落位置是西边。陵墓入口处有三层用石头砌成的台阶。墓碑主体是四棱形的,由花岗岩打造,高度达到 11 米。在墓碑的正面部分,安装了一块紫铜材质的碑文,上面刻有“黄公克强之墓”的字样。

墓周围设置汉白玉围栏,树立了二十四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各省军政要人的悼念诗篇。在墓的右侧下方五百米远的地方,修建了黄兴的墓室,占地面积四百九十四平方米,里面展示着他的人生经历和相关文物。

二、蔡锷墓

时期:清末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白鹤泉左后方

蔡锷出生于1882年,逝世于1916年,籍贯邵阳,是近代一位重要的军事将领,曾参与策划云南重九起义,在护国战争中担任护国军总指挥。他于1916年在日本因病去世,两年后被安葬在岳麓山。

陵墓的占地面积是 1974.72 平方米, 方向朝南背北, 墓地中央的封土堆是用花岗岩建造的四方锥体, 总高度达到 7 米, 前方安装了铜质墓碑, 碑文上镌刻着“蔡公松坡之墓”。

墓周围安放了二十四块青石,上面镌刻着各省军政要员撰写的悼词,墓前摆放着石质祭台和石制鼓。墓园内古枫枝繁叶茂,右侧的通道边挺立着两株历经百年的古枫树。该墓园于1956年被湖南省列为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提升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它见证了民国时期的历史变迁。

三、曾国藩墓

时期:清代

地址:长沙市望城区坪塘街道伏龙山

曾国藩生于1811年,卒于1872年,籍贯湘乡,是清朝末年的重要官员,也是湘军的奠基者,曾担任两江总督和武英殿大学士,死后被追赠谥号“文正”。他的墓地位于此处,并于1872年安葬完成。

该陵墓的占地面积为 300 平方米,方向朝南背北,封土堆的垂直高度为 2 米,顶部直径 5 米,采用三合土混合碎石材料浇筑而成,外部以花岗岩石材砌筑围墙。在墓穴后方树立了五块祁阳石碑,其中主碑的高度达到 3.5 米,碑文上镌刻着“皇清太傅大学士曾文正公一品侯夫人欧阳夫人之墓”的字样。

拜台占地六十平方米,位于墓前,台的两边树立着石质门楼,门楼分别镌刻着“曾太傅墓东阙”和“曾太傅墓西阙”的字样,内容清晰可见。神道两旁,过去摆放着石质的人偶、马匹和老虎,如今只剩下部分遗存。2006年,该墓葬被定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文化遗产,是清代时期墓葬建筑艺术的重要体现。

四、左宗棠墓

时期:清代

地址: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白竹村

左宗棠生于1812年,卒于1885年,籍贯湘阴,是晚清时期一位重要的军事将领,也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曾担任陕甘总督一职,成功收复了新疆地区,并被追赠谥号“文襄”,他的遗体于1885年安葬在此地。

陵墓面积大约有 140 亩,方向朝西面东,封土堆高 3 米,直径 8 米,是用花岗石砌成的围墙。在墓前摆放了两块大理石碑,上面分别刻有《左文襄公的生平事迹》和《再次修缮左文襄公墓的记录》。

墓周围设有石制的栏杆,上面刻有对联,内容是“汉朝的基业唐朝的规矩使得西部边疆永远稳固,秦岭关中地区的道路旁的柳树长年青翠”。墓园原先摆放着石制的马和石制的狮子各两尊,现在只剩下一些碎片了。

2018 年着手进行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事宜,意图打造左宗棠主题文化园区,该园区规划面积达 140 亩,内部将设置历史陈列馆与爱国精神传承场所。现阶段已被湖南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探究清朝晚期边疆管理具有关键的现实依据。

五、张南轩墓

时期:南宋

地址:长沙市宁乡县巷子口镇官山村

张栻生于1133年,卒于1180年,籍贯汉州绵竹,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理学家,他与朱熹齐名,并被称为“东南三贤”。张栻曾担任岳麓书院的主管,同时著有《南轩易说》这部作品。1180年,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宁乡罗带山。

这座陵墓的占地面积是1411平方米,它的方向是朝南向北,封土堆的高度为3米,直径有6米,整个陵墓的边缘是用花岗石砌成的,墓碑立在陵墓的前面,是清道光年间所立,上面刻有“宋张南轩夫子之墓”字样,在墓碑的两侧还镶嵌了《张南轩学术碑记》的碑文。

墓地曾经有张魏公祠,后来在六十年代被毁掉了,到了二零一八年又建造了南轩文化园,这个园子面积有五千平米,里面展示着他写的书还有研究理学的资料。墓园里还留有一块宋代墓碑,现在放在宁乡市博物馆里面。

2013 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研究湖湘理学具有关键作用。

六、何绍基墓

时期:清代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新开铺街道石人村

何绍基是道州人,生于1799年,卒于1873年,他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与诗人,创立了独特的“回腕法”,并且著有《东洲草堂诗钞》一书。1873年,他在苏州因病去世,最终安葬于长沙。

这座陵墓的占地面积为 200 平方米,其方向朝西面东,封土堆的高度是 0.8 米,直径为 1.5 米,整个墓冢都用花岗石砌成围墙,墓前竖立着三块祁阳石墓碑,其中主碑的长度为 2 米,上面刻有 “何公子贞大人墓” 的字样,另外两块碑则分别刻有他的生平事迹简介。

墓园里原本设有石制桌椅,在 1950 年代遭到损毁,到了 2010 年进行修缮之际,便建造了绍基文化公园,该公园占地面积达 400 平方米,里面展示有他的书法作品石碑以及手稿的仿制品。

墓园里留有清代砌筑的雕刻部件,图案多取梅花、兰花、竹子、菊花,现收藏在长沙市博物馆。该处已被湖南省列为重点文保单位,对于探究清代书写技艺具有关键参考价值。

七、赵汝愚墓

时期:南宋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妙高峰北麓

赵汝愚是南宋的皇族成员,也是一位担任过宰相的高级官员,他来自余干地区,最高官职是右丞相,曾主导了“绍熙内禅”这一重大事件,后来被贬职,在衡阳因病去世,于1196年安葬在长沙。

陵墓的占地面积大约是 500 平方米,它朝南面北,上面的封土堆高 1.5 米,直径有 3 米,整个坟墓都用花岗石砌成围墙,非常坚固。在坟墓的前面,树立了一块石碑,这块碑是清朝光绪年间制作的,上面刻着 “宋福王赵汝愚之墓” 的字样,碑的旁边还镶嵌着《赵汝愚殉国记》这篇文字。

墓园从前有座石牌楼,在六十年代被毁掉了,二零一五年修缮的时候又建造了赵汝愚纪念馆,那地方占地面积有三百平米,里面摆放着他写的上书以及南宋朝的官服仿制品。

墓地出土宋代陶器残片,胎体呈现青黄交织的色泽,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馆。该处已列为湖南省重点文保单位,对于探究南宋时期的政治演变具有关键性的实物依据。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96-5180
24小时咨询热线:159-0077-918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96-5180

159-0077-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