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龙山源公墓官网

墓园地址:安吉递铺街道古城村

官方热线: 400-696-5180

24小时热线:159-0077-918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96-5180, 159-0077-918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龙山源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台当局清洗去蒋文革:各种形象与痕迹均被清除?

发布时间:2025-10-04 09 浏览: 23

台岛民间有句俗语,意指未到当地便难晓文革余波未了。此话原是百姓闲聊时的戏言,却成了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引用素材。该刊的深度报道聚焦于系列“去蒋化”运动。

国民党反击“去蒋化”

3月31日,中国国民党组织了声势浩大的集会,旨在抵制所谓“淡化蒋介石影响”“淡化中华文化”的倾向,该活动由蒋氏家族成员及“立委”蒋孝严倡导,国民党方面将其规模进一步扩大。马英九等前党主席、吴伯雄与洪秀柱两位党主席候选人,以及蒋孝严在内的泛蓝阵营政治家,共同引领民众巡游台北中正纪念堂,以此表达对民进党挑起族群对立、否定历史行为的强烈不满。

国民党最终清晰、坚决、公开地阐述了其态度,这针对了近期一连串“去蒋化”举措,作出了积极回应。早些时候,部分观点指出,关于“两蒋”“中国”这些国民党须捍卫的根本理念,该党曾因某种复杂心态,一度显得论点不占优势,反而忙着配合民进党的主张去鼓吹“本土意识”。

然而,国民党阵营中不乏有远见的成员,在“去蒋化”声浪最高涨的时期,桃园县首长朱立伦却反其道而行,公开宣传“两蒋”文化相关设施及蒋介石纪念酒、纪念钢笔、书签、皮具等系列商品。大溪镇方面也提议,愿意接纳从其他场所移除的蒋介石铜像,以完善当地的大溪蒋介石纪念设施。郝龙斌提及,将与朱立伦共同推进,维护并弘扬“两蒋”相关文化。郝龙斌同时,基于台北市政府的立场,针对当局计划移除中正纪念堂围墙一事提出反驳。

郝龙斌和朱立伦等人认为,守护蒋介石的形象和遗迹既是维护政党本身的价值观念,也是为了保护文化旅游行业的发展。“两蒋”的遗迹早已成为台湾岛历史文化的关键构成部分,特别是对大陆地区的游客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摧毁这些遗迹,实际上就是在损害台湾岛的文化旅游行业。

拿蒋介石“开刀”

2007年台湾“立委”选举及2008年“大选”临近,民进党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消蒋文化运动”,再次证明其擅长在关键时刻制造话题。借着“二二八”纪念日的契机,民进党今年选择将蒋介石作为攻击目标。

陈水扁在2月28日临近时声称,蒋介石是“二二八”事件的“根本罪魁祸首”。陈水扁还将慈湖的蒋公陵寝和台北的中正纪念堂等视为“背离民主风尚的封建遗留”,建议要“商议长远的去留事项”。这些纪念地便成了这次“消除蒋介石影响”行动的集中攻击对象。但是,“消除蒋介石影响”的目标远不止这些。

在陈水扁提出“蒋介石是二二八事件责任者”的观点之前,台湾地区的蒋介石雕像已经在“去蒋化”运动中首当其冲,其中最受关注的便是台湾军方在军营内拆除了两百多座蒋介石的塑像。台湾“国防部长”李杰虽然原本是国民党成员,但最终屈服于当局和民进党“立委”的压力,完全接受了拆除雕像的要求。最终,李杰因此被国民党开除党籍。

而台湾地区民选高雄市长陈菊在推动“去蒋化”方面更为积极。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内的“中正”字样很快被移除,其中一座知名的蒋介石铜像更在3月13日夜间遭到强制移除。该铜像被切割成三十余片,媒体形容为“五马分尸”“肢解”。这次拆解行动激起了民众与警方的激烈对抗,部分人甚至跪地痛哭,然而文化中心归高雄市政府直接管辖,只要该市的“绿色领导者”决心推行,就无人能够阻止。

针对台湾多数蒋介石铜像及历史遗迹,现行法律缺乏专门规制,导致泛蓝阵营无法运用司法途径抵制所谓“去蒋化”措施,也无法凭借立法院多数席位加以阻挠。若执政者强行推动,且相关主管单位态度暧昧,反对者将仅剩抗议活动与争取公众支持,缺乏切实可行的对抗策略。

但是存在特殊情况,例如台北中正纪念堂这个民进党希望拆除的场所,其拆除过程并不容易。根据当局的方案,中正纪念堂计划更名为“台岛民主纪念馆”,广场也打算改称为“台岛民主纪念公园”,并且需要移除周边的围墙。中正纪念堂的管理归属“行政院”的“教育部”,而“教育部长”杜正胜是“台岛分裂”的重要人物,因此采取这些行动似乎很自然。但是,中正纪念堂是“行政院”的“三级机构”,若要更改名称就需要经过“立法”程序。所以,当局决定采取根本性措施,将中正纪念堂降级为“四级机构”,这样就能直接通过行政命令来更改其名称。

国民党仍可奋力守护中正纪念堂的当前状态。该纪念堂位于台北市,国民党市长郝龙斌对此不能漠不关心。尽管在当局的强力推动下,更名或许会得以实现,然而要拆除围墙却困难重重。郝龙斌已经清楚说明,台北市政府有义务保护台北市的公共建筑设施,当中正纪念堂当初是依照法规向台北市申请的建筑物执照,假如要拆除围墙,台北市将依法实施严厉处罚。

另外,台北市相关机构正积极对中正纪念堂的文物进行评估,力求将其列为文化地标和史迹建筑,根据相关法规,保护古迹系地方政府职责,因此中正纪念堂后续管理需遵循台北市条例执行。

“去蒋化”背后

陈水扁刚就任总统时,曾特意显露出“崇敬蒋介石”的模样,现在却大力推动“摆脱蒋介石影响”。这种转变不足为奇,众所周知,陈水扁的言论行动往往随不同时期的政治目标而变动。

他曾经试图扮演“全民总统”的角色,那时他对民进党不同的主张表示了尊重,声称要“向中间靠拢”。然而多年执政之后,他糟糕的政治表现和被指涉的贪腐问题,使得他和民进党已经失去了获得最多民众支持的机会,也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因此彻底投靠绿色势力,甚至采取极端的方式亲近“深绿”,就成了他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去蒋化”正是在他仔细权衡形势之后掀起的一场政治风波。

选举因素之外,“去蒋化”也是民进党的政治追求之一。绿营及其支持者往往忽视“两蒋”时期台岛的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却着重渲染当时的“白色恐怖”。在“台岛分裂”势力看来,“两蒋”代表着“中国的象征”,也印证了台岛属于中国的历史事实。未来台湾社会若如民进党所设想,不该有任何纪念“两蒋”的历史建筑,提及“两蒋”时,基调应是批评的。

蒋经国在台岛享有更高的声誉和更深的缅怀。最近一项关于台岛民众对领导人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蒋经国位居第一。民进党因此把矛头对准了蒋介石。

若能将“台岛分裂政治理念”与选举优势相融合,对民进党而言将是一笔无本万利的交易。高雄市的蒋介石铜像遭分割为数段,令众多“深绿”人士觉得十分畅快,却也触发了对蒋介石怀有情感的泛蓝民众的反对。由此,两派力量在情感及行动上产生矛盾和对抗,这恰恰是民进党所期望达成的局面。

假如未来一年,台湾社会持续被蓝绿对立、族群矛盾、身份认同及统独议题所困扰,那么年底的“立委”选举和明年领导人选举的焦点就会落在政治理念层面,而非经济进步、民生福祉或行政效率,这种情况将使民进党获得一定优势。

台湾方面认为,蒋介石属于过去,尽管这段经历的价值与过错存在多种看法。蒋氏家族的第四代蒋友柏前些日子在回应记者提问时透露,他并不担心所谓的“消除蒋介石影响”,原因是蒋氏先人在台湾留下的印记无法被消除。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96-5180
24小时咨询热线:159-0077-918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96-5180

159-0077-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