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远山
编辑 | 多余
基于我国民族传统,大多数人都十分重视孝道,即便长辈去世后,也会不忘缅怀、悼念,同时祭拜逝去的长辈也是晚辈表达孝道的重要方式。
孝顺的子女大多会为逝去的亲人选择一个安静、庄严的安息之地,每年清明节、忌日等都会来看望、照料亲人。
一般来说,人们都会选择当地管理较好的墓地。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墓地的使用期限只有20年,到期后还是需要缴纳费用的,那么如果后代到期不续费的话,骨灰会被挖走吗?
公共坟墓的有效期为20年
如今,国家非常重视公墓规划,大多数城市都有统一规划的公共公墓。
城市居民死亡后,其子女需在公墓内为其选择一块墓地,并缴纳相应的购买费用和租赁费用。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公墓管理暂行办法》,商业公墓的使用期限为20年。也就是说,20年后,我们仍然需要续交公墓使用费。
如果您不续订,您将失去使用墓地的权利。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一次性续费的期限只有20年,不能超过这个续费期限,如果20年后我们就不在了,那还要靠我们的子孙后代来继续缴纳费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亲情越来越淡薄,那么如果后代不愿意为多年前的亲人缴纳墓地使用费,骨灰会被挖走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在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如果遇到没有按时缴纳费用的情况,就会将这些墓地视为无主墓地或者未缴纳费用的墓地。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墓地负责人有权处理这些骨灰。
但出于人道主义关怀和尊重逝者的精神,墓地工作人员不会随意放置骨灰,而是会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解决。
第一种方式是通知亲属领取骨灰,第二种方式是暂时安放于集中安置的骨灰安置所,第三种方式是安葬于集中安置的公墓或者直接撒入大海。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规定,但一般来说,基本有三种处理方式。
如果联系不上亲属,工作人员多半会采取方案3,毕竟骨灰龛的空间有限,不可能把所有无人认领的骨灰都放在这里。
为何墓地有效期只有20年?
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设定公墓使用年限为20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节省土地资源,毕竟公墓的面积是有限的。
如果将所有逝者的骨灰都放置在墓地里,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短短几十年墓地就会堆满!
在此情况下,很有可能公共公墓规模不断扩大,甚至占用正常居住用地、城市发展用地。
这样不利于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也会减少我们的生存空间,我们要尊重逝者,更要关注活在当下的人。
虽然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非常重视哀悼和纪念死者,但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理性。
无论我们多么哀悼和缅怀,都无法让亲人复活。我们必须保留这个传统,但同时也不能让传统影响现在的发展。
第二个原因,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我国除了土地资源短缺之外,还存在粮食资源短缺、耕地资源短缺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国家还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法规,禁止村民进行乱埋行为。
这样的做法不仅会占用相应的耕地资源,还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特别是导致地下水污染。
因此,火化后将骨灰埋葬在墓地是一种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选择。
同时,不少专家也大力推崇海葬、生命树葬等方式,认为此类安葬方式不仅不会影响环境和土地资源,还能让我们大家都有依靠,让逝者的生命随着大自然的不断发展而更加永恒。
其实,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葬礼方式,最终留给我们的只有对亲人的悲痛。
不管亲人的遗体是否完好,埋葬在何处,只要我们永远铭记这份怀念,时常悼念,就足以尽一份孝心。
你想对此说些什么?请在评论部分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