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龙山源公墓官网

墓园地址:安吉递铺街道古城村

官方热线: 400-696-5180

24小时热线:159-0077-918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96-5180, 159-0077-918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龙山源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浅谈宋代墓葬的三重空间——以川渝贵州地区画像石墓为例

发布时间:2024-07-15 09 浏览: 30

浅谈宋代墓葬的三重空间——以川渝贵州地区画像石墓为例

发布者:&nb**-02-10

墓葬是当时社会丧葬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物质层面的重要载体,是反映当时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精神信仰等的重要窗口。宋代,四川、重庆、贵州等地流行一种带有画像石的石构墓葬,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带。下面以这种墓葬类型为例,简单探讨一下它的空间多样性。

宋代墓葬空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墓葬的地形环境,可以称为环境空间;第二是墓葬的物理空间,包括墓葬本身、地面墓地以及其他遗存物;第三是宋人所理解的通过墓葬实体传达的来世境遇,可以称为虚幻空间。

1 环境空间

环境空间,顾名思义,是指墓葬的地形环境,也就是埋葬地环境。宋代受风水的影响,墓址的选择往往需要看风水。

宋代是风水理论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理学家也参与了风水理论的研究。北宋程颐在《藏说》中谈到了这一点:“良田,其气安而子孙兴。根育而枝叶茂盛,自然也。劣田则相反。故其地之良也?土色光润,草木茂盛,即是其证。父祖子孙,气同。一安则安,一危则危,此理也。”南宋朱熹也研究风水问题,“朱子言,势必拱而四面无虚,方能用之,仁人孝子之极意也。” 风水理论体现了其宗旨的实际需要:子孙兴盛。因为父祖同灵,安危合一。子孙兴盛首先需要父祖灵安宁,良田是前提。地势有利,“四方无虚空”。另一方面,通过风水技术选择良田,使祖先灵安宁,也是“仁人孝子之最大功”,是儒家孝道思想的一种表现。

宋代也是江西形派和福建气派最终形成的时期,形派为主流。清人赵翼在《御舆丛考》中指出:“一为宅法,发源于福建,宋代由王枚广为流行,以星宿、卦象而得。阳山阳象、阴山阴象,纯以五星八卦,以定生死之理。一为江西法,发源于甘中杨云嵩、曾文帝、赖大有、谢子仪等人,其说重境界,始即终,以定方位,专指龙穴、沙、水之相配。两种说皆盛行,但甘说为佳。”

在山地丘陵地区,宋墓的葬葬环境一般背墙而立,前有水,左右有防护,与性法派强调的“龙、洞、沙、水”相呼应。四川华蓥安*墓坐东向西,位于华蓥山脉中段黄然山西侧山麓。南有松树山,北有王家梁子,西有两座小山,中间有一缓谷;前有沟壑,北侧流入龙洞河沟,后蜿蜒西行。永川佛眼寺宋墓坐西向东,位于一浅丘陵三角形山尖前端。其东侧南北两侧层层水田连成一片,外侧有小山丘防护。 东临大竹溪,西眺瓜山。

永川佛眼寺墓葬所在地地理环境

可见,在山区、丘陵地区,宋墓的葬葬环境都是依山势、水势而布置的,对墓葬朝向并没有统一的坚持,这与中原地区宋墓遵循“五音同姓法”,坐北朝南的格局不同,是风水理论不同导致的结果。

2 物理空间

物理空间包括墓葬本身、墓地和其他地面附属设施。川渝贵州地区高等级石刻墓葬较少,加之后世干扰,宋代墓葬遗迹发现不多。上文提到的安禄山墓是四川盆地中级别最高的官墓之一。安禄山卒于南宋理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以少卿致仕,授少师,谥号中鼎,赐一品官。墓地及其附属设施可见于墓葬、拜殿、月台、九层脊、神道、九龙桥、昭勋祠等遗址。 其余墓葬大多仅有墓坑内的墓室结构,以及与墓室相通的排水沟和墓道。

川渝贵等地石墓内部装饰多为仿木结构,刻有各类肖像题材,有的学者称之为仿木结构肖像石墓。有的墓葬在墓外留有圆雕石构件,如沙坪坝京口宋墓、蒋家嘴宋墓、江津石佛寺宋墓外石狮等。

据相关研究,仿木结构画像石墓分布范围东起达州,西至乐山,南至遵义,北至广元,大致以大足至重庆一线为中心。墓室内的梁、柱、椽、额、斗拱、檐、门窗等仿木结构部位以圆雕、浮雕等手法雕刻,展现在石室墓的后壁、侧壁和顶部,与武士、吏员、侍从、人物故事、四大神兽、花卉、瑞兽瑞鸟、陈设、题刻文字、山川河流等装饰主题一起,构成地下墓室空间。 装饰题材既有四神、八卦、仙鹤等道教元素,也有莲花、狮子、大象、化童子、题刻佛经等佛教元素,还有墓主夫妇坐像、游记、陈设、男女侍从等,反映世俗生活,是宋代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体现。

墓室是空的吗_墓室空间_墓葬空间

江津白沙中学宋墓石刻

墓葬空间除装饰物外,还包括随葬品和棺椁。由于宋代石刻墓葬的棺椁几乎为零,故在此不再赘述。在随葬品方面,与成都平原宋代砖室墓相比,墓葬中出现的人物塑像较多,有武士、侍从等。在画像石刻墓中,武士塑像以石武士的形式出现在门楣下的门柱上,侍从则位于墓壁后的侧墙或后龛上。随葬品包括碗、盘、碟、壶、罐等,是盛放祭品的容器,与墓后龛象征的墓主地位一起,体现了墓葬中的崇拜行为。 因此墓内的石刻、随葬品、墓室空间相互衔接、融为一体,共同营造出墓主人灵魂的地下空间。

3 虚幻空间

虚拟空间是宋人通过墓葬实体所理解的来世。宋代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时代,宋人对来世的理解有很多,如进入仙境、去往净土,或像世俗一样享受富足、繁华的生活。南川来游关南宋墓葬中发现有“觉醒”、“初”、“道”、“愿”、“西方二道”、“认生”等铭文,石刻中有狮子、大象、婴儿嬉戏等。同一地区的南宋张子硕墓中的引魂幡上刻有“南无西方极乐大慈大悲”,这些都表明了墓主人希望往生西方佛国的愿望。 南宋禹贡主夫妇墓墓室后壁上刻有仙境《蓬莱图》,图下部雕有海潮图,上部为蓬莱仙山。石阶通向山顶,山下住着一只仙鹤,山下一位长须老人面朝登山道,这是墓主人死后渴望进入仙境的最直观表现。大足龙水墨尔坡宋墓,有弹琴、听乐的石刻。泸县宋墓中有器乐演奏、舞蹈、戏曲表演的石刻,是世俗生活的再现。

泸县宋墓乐舞石刻

泸县宋墓舞蹈石刻

参观南川关宋墓

南宋禹贡主夫妇墓后壁《蓬莱图》

想象空间超出了实际地下墓室空间的禁锢,通过仿木结构的格子门、屏风、帷幔等暗示墓壁后空间的延续。四神形象在宋代墓葬中也较为常见,一般左右为青龙白虎,前后为朱雀玄武。在宋代土地购置证中,常见“东有青龙,西有白虎,北有玄武,南有朱雀”的说法,其实就是表达了地下空间的遥远,打破了实际空间的禁锢,凸显了墓主心灵的自由。

墓葬实体空间不受干扰,地下空间稳定,是保证虚拟空间存在的基础。程颐《藏说》谈到对墓葬地点选择的要求,“须使之不为道、不为城、不为沟、不为池,不为豪强所夺,不为耕耘”,意思是墓葬实体不被当时人的活动所干扰;地下空间稳定,要“掘地至四五米,遇石即钻透,以防水冲”。在宋代墓葬的实际发掘中,经常见到墓室、墓门的石块,这也是保证墓葬稳定性的措施。

虚拟空间的稳定在于不受邪灵鬼怪的干扰,体现在墓葬的雕刻上,有兵马俑、神怪图像、地契、镇墓文字、八卦等。如合川何家湾墓群宋代墓葬侧壁上雕刻有门柱兵马俑、青龙、白虎等图案;北碚杨元*夫妇墓后壁上刻有镇墓文字,其中就有“拒一切禁忌,莫作害人之事”之句;贵州正安官田宋代墓葬侧壁上,有鼠头、蛇头等兽首人身的兵马俑雕刻,通报认为可能与镇墓有关。 墓顶八卦亦有此作用,如江津三溪子宋墓中的八卦凤鸟纹、沙坪坝蒋家嘴墓葬群宋墓中的墓顶八卦等。

合川何家湾墓葬墓室后部装饰

墓室是空的吗_墓室空间_墓葬空间

合川何家湾宋墓侧墙装饰

沙坪坝蒋家嘴宋墓后龛内随葬品

贵州正安官田宋墓出土兽首人身兵马俑

江津三溪子宋墓出土八卦图及凤图

4 三位一体

宋代墓葬空间的三个方面都是为墓主人和遗族服务的,是三位一体的,有着统一的目的。《葬经》云:“葬,隐也,乘之以气。”“身以荫庇”的思想贯穿了东晋至明清的风水理论,根本上是神灵安宁、子孙兴盛的现实需要。在照顾现实需要上,体现了儒家的孝道思想。通过前面的分析,墓葬实体空间的营造、虚拟空间的构建以及环境空间的风水选择,都有着让“祖先神灵安宁”的共同目的。

物理空间不受干扰,墓穴稳定,虚拟空间一方面保平安,另一方面构建了佛道、仙境、富贵荣华的世俗生活,满足了人们对来世的追求,是人们精神信仰的体现,目的就是安抚逝者的灵魂,为祖先的灵魂求得安宁与安宁,这就是“为逝者”,灵魂安宁了,子孙兴旺,子孙兴旺的现实需要,就是“为生者”的体现。

宋墓的“为生者着想”还体现在活墓的修建上。活墓即长寿堂,是在墓主生前修建的,为祈求墓主长命富贵而建。重庆荣昌沙坝子宋墓碑文写道:“荥经郑吉郎,字吉,字德俊,建此长寿堂。”贵州荣昌坝宋墓土地购置证上记载:“建长寿堂两间……石人能言,石马能行,石牌铭刻,相呼应,以此誓言,保寿千岁。建成后,愿您长命如彭祖,寿比百岁,子孙万代,富如石崇,堆金墙。” 寿堂承载着墓主本人对子孙后代的美好愿望,充分体现了“为生者着想”的思想。

总之,以川渝贵州宋代墓葬石刻为例,宋墓具有环境空间、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三个空间,共同服务于墓主人和亡灵家属,承载着生者和亡灵的诸多心愿,是生与死的纽带,也是现实与虚拟转化的场所。

参考:

1.郭璞(金):《葬书》,湖北崇文书局,清光绪三年(1877年)正本。

2.(宋)程颐、程好:《程颐、程好文集》,中华书局,1981年

3.赵翼(清)、栾宝群、陆宗礼(清),《余禹丛考》,第34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

4.(清)徐乾学:《读礼》卷八十三,《御制四库全书·经卷四·礼》影印。

5.(略)文(略),重庆市文物保护中心:《重庆宋代墓葬石刻图集》,重庆:重庆出版社,2022。

6.吴静,《中国南方宋代墓葬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7月。

7.陈东:《南瓜山下,大竹溪边——永川佛眼寺宋墓杂谈》,重庆考古公众号,**日。

8.(略)彭山县文化馆文物管理委员会:《南宋禹贡主夫妇合葬墓》,《考古学刊》1985年第3期。

9.(略)文(略),(略)省文物管理处,(略)省文物管理处:《华英庵*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11.(略)博物馆史学组:《重庆京口宋墓清理简报》,《文物》1961年第11期。

12.(略)荣昌县文化馆博物馆:《四川荣昌县沙坝子宋代墓葬》,《文物》1984年第7号。

13.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重庆大足龙水镇明光村莫儿坡宋墓清理简报》,《四川文物》2002年第5期。

14.白九江、莫蛟、徐克成:《(略)北碚库塘沟南宋杨元夫妇合葬墓的发现与研究》,《四川文物》2015年第6期。

15.(略)温(略),沙坪坝区文物管理处:《重庆市沙坪坝区蒋家嘴墓葬考古发掘简报》,《长江文明》,2018年第3期。

16.张和荣,《贵州古墓出土土地购置证》,《贵州文史》2002年第4期。

17.(略)正安县文物保护管理处文物考古研究所:《贵州正安官田宋墓发掘简报》

18.(略)文(略),江津区文物管理处:《2017年江津石佛寺遗址墓葬区发掘简报》,2020年《江汉考古》增刊。

19.吕瑞东、牛英斌:《四川宋墓后龛造像意义及崇拜功能研究》,中国艺术研究,2022年。

20.(略)泸县文物管理处文物考古研究所、(略)泸县文物考古研究所、(略)博物馆:《泸县宋墓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摄影:陈冬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96-5180
24小时咨询热线:159-0077-918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96-5180

159-0077-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