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龙山源公墓官网

墓园地址:安吉递铺街道古城村

官方热线: 400-696-5180

24小时热线:159-0077-918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96-5180, 159-0077-918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龙山源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1984年,贺子珍去世,她的骨灰里发现了许多铁片,揭开了50年前的一段故事。

发布时间:2024-09-21 18 浏览: 49

1984年4月15日,李敏接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的电话:贺子珍病重,机票已经准备好,让李敏一家立即去上海。孔令华简单收拾了行李,就和李敏一起坐车去了机场。

李敏几年前就患有心脏病和淋巴结肿大,按理说,她的身体肯定支撑不住她坐飞机来上海,但当听说母亲病情严重时,李敏还是冒着生命危险坚持去了。

李敏和丈夫孔令华带着女儿登上了飞机,心脏怦怦乱跳,脸色惨白无比。为了缓解内心的痛苦,李敏只能用双手捂住胸口,让自己平静下来。可是生病的是自己的母亲,她又怎么能平静下来呢?

孔令华看到李敏如此痛苦,立即给她开心脏病药,并安慰她不要太担心。女儿也说:“奶奶一定会好起来的!”

李敏来到医院,看到贺子珍躺在病床上。此时的贺子珍双颊通红,瘦削憔悴,看上去极其虚弱。昔日的“井冈山之花”也被病魔折磨得没有了精神。

何子臻看到女儿过来,微微动了动唇角,“你来了。”

何子珍

李敏看到母亲伤心欲绝,眼泪都快掉出来了,但她努力忍住不哭。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敏一直陪在贺子珍身边。好在贺子珍的病情渐渐好转,神志也清醒了。

李敏等人都以为贺子珍活了下来,但经验丰富的医生却知道,这已经是贺子珍的最后一口气了。

18日晚,贺子珍病情再度加重,高烧不退,医生紧急抢救,直到第二天下午,贺子珍的心跳越来越弱,17时17分许,贺子珍去世,享年75岁。

贺子珍逝世后,中共上海市委不敢擅自决定如何处理她的后事,将她的骨灰安葬在何处。大家都知道贺子珍对我们党的贡献很大,再加上她又是毛主席的夫人,所以中共上海市委只好向中央办公厅请示。

中共中央办公厅又征求邓小平同志的意见,邓小平同志最后作出答复:“我们中央各领导都应当送花圈,贺子珍的骨灰要单独安放在房间里。”

小伙伴们看到这里肯定很疑惑,1号室​​是什么意思呢?1号室就是八宝山革命公墓里存放中央领导人骨灰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看出党对贺子珍是真的很重视。

1984年4月25日,在纪念堂举行了贺子珍遗体告别仪式,当天下午遗体火化,骨灰运回北京,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

然而,在贺子珍遗体火化的时候,人们却在骨灰里发现了一块坚硬的异物,这些异物并不是被高温烧焦的,经过仔细检查,人们发现,这些坚硬的异物其实是铁片。

贺子珍的骨灰里为何会出现铁片?铁片从何而来?这一切,还得从50年前说起。

贺子珍与毛主席

贺子珍与毛主席的爱情

1909年9月28日,贺子珍出生于井冈山东麓的江西省永新县。当时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贺子珍的父母想给她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于是就有了“贺桂圆”这个名字。

桂圆家境殷实,父亲给她提供了非常稳定的成长环境,她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上学后,桂圆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子珍”,意思是珍惜自己。

她嫁给毛主席时,曾请毛主席给她起一个新名字。毛主席觉得贺子珍这个名字不错,便没有给她起新名字。但贺子珍在留存文书时,却把子珍写成了“子珍”,这个名字一直陪伴着她。

1925年,16岁的贺子珍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为兄弟姐妹中第一个参加革命的人。1926年7月,贺子珍转入共产党。

1927年,贺子珍领导了永新起义。起义成功后不久,永新就遭到湘、赣两省反动势力的联合围剿。贺子珍面对敌人没有退缩,而是率领赤卫队死死守住了永新县城南门。

贺子珍率领他们打退了敌军一个营的进攻,缴获了一百多支枪。此战之后,贺子珍的名字家喻户晓,很多人都说贺子珍是“双枪女将军”。

贺子珍的这一举动不仅赢得了老百姓的敬佩,而且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农民武装起义后,贺子珍和哥哥贺敏学一起去了井冈山,成为井冈山第一位女红军战士。

也正是在这里,贺子珍遇见了她一生最爱的男人——毛主席。

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_宝山红色革命基地_宝山革命烈士纪念馆

毛主席与贺子珍

1927年10月,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队伍来到井冈山,住在茅坪的八角楼里。当时,村口有一群人迎接毛主席,除了袁文才、王佐外,还有“井冈山之花”贺子珍。

毛主席和袁文才握手后,发现了站在身后的贺子珍。贺子珍当时的相貌非常出众,穿着蓝色的花衬衫,一头短发,显得干练、老练。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贺子珍脸上的笑容。

经过袁文才的介绍,毛主席才知道眼前这个女孩的名字,原来她叫贺子珍,是永新县委妇女部部长,今年才18岁。

最让毛主席吃惊的是贺子珍“手拿双枪的女将军”的称号,毛主席没想到看似柔弱的贺子珍竟然有如此本事,对贺子珍的印象也焕然一新。

后来,贺子珍在袁文才的帮助下,担任了毛主席的秘书,袁文才认可毛主席的领导能力,但是又怕毛主席不想留在井冈山,便想出了一个办法,用贺子珍来“拴住”毛主席。

起初,贺子珍和毛主席只是普通战友,但谁都知道毛主席是个优秀的人。日日相处下来,贺子珍爱上了眼前这个男人。贺子珍的能力和聪明才智也赢得了毛主席的青睐,两人的关系由此产生转变。

1928年5月28日,贺子珍与毛主席在香山寺举行婚礼。由于当时条件艰苦,没有设宴款待,只吃了糖果和花生米。贺子珍和毛主席也没有特别打扮,两人都穿着和平常一样的衣服。

贺子珍与毛主席仅在香山寺停留了两天,便一起离开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毛主席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毛主席和贺子珍定居江西瑞金。1932年,毛主席遭到镇压,那段时间他特别忧郁,总是沉默寡言。

毛主席有半年多没回瑞金了,离开贺子珍也有半年多了,所以他很想念贺子珍。可是毛主席回到住处,却没有见到贺子珍,房间里也没有她活着的迹象。

原来,苏区中央局一年前就没有给贺子珍安排工作,贺子珍闷闷不乐,又快要生孩子了,便早早地来到福音医院等候。

毛主席得知消息后,立即前往福音医院,照顾贺子珍和未出生的孩子。

这段时间本该是毛主席一生中最颓废的一段时光,他到医院检查身体,医生告诉他,没什么大碍,但要保持好心情,否则会引发其他疾病。

贺子珍在福音医院生了一个大胖子,这虽然不是毛主席的第一个孩子,但对于中年得子毛主席来说,却是莫大的欣慰。毛主席给他取名“毛安永”,与杨开慧所生的三个孩子并列。

贺子珍生下孩子后,毛主席几乎每天都去医院看望她,但由于贺子珍生完孩子后患了疟疾,无法亲自给孩子哺乳,毛主席只好给孩子找了一位奶妈。

乳母是江西人,总喜欢叫毛安永“毛毛”,因此,毛主席和贺子珍也喜欢叫自己的孩子“毛毛”。

毛毛的出现给毛主席带来了很多欢笑,每当毛主席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毛毛就会陪在他身边,逗他开心。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贺子珍随毛主席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此前,毛主席把这个孩子交给了弟弟毛泽覃抚养,这也是毛毛最后一次见到毛主席和贺子珍,因为毛泽覃在战争中牺牲了,小毛毛下落不明。

冒着生命危险救伤员,身中数枪

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面对敌人的包围,我军一点也不害怕。敌人派飞机来进攻时,贺子珍带领女红军战士们躲了起来,轰炸机走后,贺子珍又带领大家继续前进。

2月份,贺子珍在一间非常简陋的房间里生下了一个孩子。由于当时情况紧急,大家都没有空余时间照顾孩子,贺子珍只好忍痛将孩子送给当地村民抚养,而她自己则继续跟随主力部队。

1935年3月,红军长征进入贵州盘县朱昌五里牌地区,贺子珍和其他兄弟部队人员正在休息。那时,贺子珍刚刚生完孩子,身体还十分虚弱。前一秒还在笑的贺子珍,下一秒就立刻严肃起来。

原来,他们头顶的天空中传来阵阵飞机的轰鸣声,这声音何子珍十分熟悉,她知道这是敌方轰炸机的声音。这时,连长李建珍急忙大喊:“赶紧躲!”

听到命令之后,大家纷纷躲进了附近的山沟里,但是敌人并没有因为躲了而放弃攻击,在发现目标之后,敌人就开始射击、投掷炸弹。

其他人都已经躲起来了,但很多士兵受伤,躺在担架上无法移动,无法躲藏,成了敌人眼中的“活靶子”。

除了这些战士外,团政委钟赤兵也因腿部受伤躺在担架上,钟赤兵无法动弹,更不能躲在地上,就连保护他的警卫也中枪死在钟赤兵身边,可想而知钟赤兵的处境有多么艰难。

何子珍看到无助的钟赤兵,毫不犹豫地从山沟里跳出来,直接冲到了钟赤兵的身边,何子珍用毛巾给钟赤兵包扎了伤口,然后把钟赤兵的担架拖到了隐蔽的地方。

贺子珍正要把担架抬到安全的地方,可不料就在这时敌人发现了担架上的贺子珍和伤员,敌人再次投下炸弹,而他们的目标正好是担架上的钟赤兵。

贺子珍救出钟赤兵(影视剧照)

炸弹落在了钟赤兵的身边,眼看着炸弹就要爆炸,何子珍来不及反应和思考,扑到了钟赤兵身上,用身体护着他。何子珍一瞬间感觉浑身剧痛,下一秒就失去了意识。

敌人投完炸弹就走了,战士们目送轰炸机远去,迅速爬出山沟,不料却看到何子珍躺在地上,何子珍双眼紧闭,浑身是血,大家把何子珍扶起来,并叫来队里的军医。

卫生部的李志医生及时赶到,发现何子珍的头部和背部有多处伤口,都是被炸弹碎片炸伤的,炸弹碎片已经嵌在骨头和肌肉里,如果不及时取出,对人身伤害极大,甚至可能危及何子珍的生命。

众所周知,军医只能做小手术,像这样的大手术在战场条件下根本无法进行。李志医生只能将贺子珍体表的弹片取出,已经进入骨头的弹片只能到正规医院治疗。

当时条件不太好,何子珍没有打麻药就取出了弹片。起初,何子珍被疼痛惊醒,大汗淋漓,但医生在取出弹片时,她一声不吭,强忍着疼痛。

直到李志医生取出最后一块弹片,何子珍才痛得昏了过去。何子珍过了很久才苏醒过来。令其他战士印象深刻的是,何子珍醒来后问的第一句话不是伤口怎么样了,而是问钟赤兵有没有事。

贺子珍和家人

当得知钟赤兵毫发无损时,贺子珍笑容灿烂,这一抹笑容让其他战士都心疼不已。这时,毛主席的弟弟毛泽民走了过来,毛泽民本想把这件事告诉毛主席,却被贺子珍拒绝了。

贺子珍对毛泽民说:“泽民,你千万不要把我受伤的事情告诉你大哥,他现在正在前线指挥作战,我不想让他分心。”

贺子珍差点丢了性命,但她心里还是挂念着战友,挂念着丈夫,从不以自己为先,这种精神,真的值得我们敬佩。

毛泽民不同意,嫂子受了重伤,他怎么能不告诉哥哥呢?贺子珍摇头说:“部队还在前进,你带我去,就是累赘。你就把我放在老乡家里吧,等革命胜利了,我们再相见吧!”

毛泽民不仅答应了贺子珍的要求,更没有把贺子珍留在同村村民家里,而是坚持要把此事告诉在前线的毛主席。

此时,毛主席正在指挥红军强渡赤水河,他不能立刻回来看望贺子珍,但妻子的伤势却让毛主席十分担心。

毛主席对毛泽民说:“我们不能把贺子珍留在老乡家里,一是那里没有医生,没有药,对贺子珍的病情一点帮助也没有,二是敌人不会放弃搜寻,那里也不安全,她不走,你们就把她抬走。”

此时的贺子珍不仅仅是毛主席的妻子,更是为救战友英勇献身的同志,不管怎样,毛主席都不会让贺子珍留下来。

毛主席

第二天一早,毛主席带着傅连勋医生和3名警卫来到贺子珍住处。毛主席问连长侯政:“这次轰炸伤了多少人?死了多少人?伤势严重的人在哪儿?贺子珍在哪儿?”

毛主席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让侯政有些发愣,他没想到毛主席这么早就来了,随后他马上给毛主席详细汇报了飞机轰炸事件的情况。

听完汇报后,毛主席到住处看望受伤的同志,他大声说:“敌人不会忘记我们,但决不会阻止革命队伍前进的步伐!”

毛主席讲话结束后,便赶到贺子珍休养的地方,看到妻子浑身缠着绷带,脸色苍白无比,他心里十分心疼,哽咽地问道:“子珍,你怎么样了?”

宝山红色革命基地_宝山革命烈士纪念馆_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

还处于半昏迷状态的何子珍听到了熟悉的声音,睁开眼,看到自己日夜思念的丈夫出现在眼前,她激动却又克制地说:“润芝,请你收留我,我不能成为你的负担。”

“我和我的战友们永远不会抛弃你们在这里!”说完这句话,毛主席转过头,擦干了脸上的泪水。

毛主席是个很坚强的人,不管发生什么事,他都很冷静,但是看到妻子如此脆弱,假装坚强,毛主席就忍不住了。

就这样,贺子珍躺在担架上继续行军。三个月后,贺子珍在自己的努力和战士们的精心照顾下,病情逐渐好转。这在当时堪称奇迹。

这种伤,对于一个强者来说,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而贺子珍却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由此可见贺子珍的信念有多么坚定。

随着贺子珍身体逐渐康复,很多人也渐渐忘记了她体内还残留着不少弹片,就连贺子珍本人也没有太在意,然而正是这些弹片,让贺子珍留下了许多遗憾和后遗症。

毛主席

弹片终生无法取出,他被反复击中。

红军到达陕北后,毛主席还是牵挂着贺子珍的伤势,想让贺子珍去苏联治疗,但是贺子珍觉得她没事,最重要的是她不想离开毛主席,所以拒绝了毛主席的建议。

了解贺子珍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很固执的人,一旦做出了决定,就不会改变,但这也是她和毛主席分开的一个重要原因。

陕北年轻进步女性众多,毛主席工作时难免会接触到女同志,这引起了贺子珍的怀疑。贺子珍经常与毛主席争吵,冷战,最终贺子珍选择去苏联治疗。

检查完之后,苏联医生告诉了她一个坏消息,原来,贺子珍体内的弹片已经融入了她的身体,成为一个无法分离的整体,如果强行将它们分开,她要么失去生命,要么成为植物人。

不管结果如何,对何子珍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何子珍本以为身体里的弹片可以取出来,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不过,这还不是对何子珍最大的打击。

贺子珍晚年

贺子珍一到苏联就知道自己怀孕了,由于当时她和毛主席处于冷战状态,所以她没有告诉毛主席。贺子珍偷偷地生下一个男孩,但男孩在10个月大的时候就因肺炎去世了。

1939年,贺子珍还未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就收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一封信,得知毛主席已与江青结婚,从此以后就是同志了。贺子珍十分痛苦,备受折磨。

1943年,贺子珍与国际儿童院院长发生争执,院长将她送进精神病院,在那里她度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如果1947年没有王稼祥的到来,贺子珍的生活会是怎样还不得而知。

1947年贺子珍回国,留在东北任财经委党支部书记,直到1959年毛主席在庐山见到贺子珍,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远在上海的贺子珍难以置信,他明明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去世呢?

三年后,贺子珍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像,她虽然痛苦不堪,但在献给毛主席的花圈上,只写了“贺子珍同志”五个大字。

贺子珍晚年

贺子珍去世,骨灰里发现硬物

1984年4月19日,贺子珍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她的遗体火化后,人们在她体内发现了很多铁片,这些就是前面提到的她体内的弹片。

很多人看到这一幕,忍不住流泪了。这些弹片在贺子珍的身体里呆了那么久,她受了多大的伤啊!这些弹片陪伴了贺子珍五十年,她也承受了五十年的痛苦。

如果何子珍没有那么不顾一切地去冒险,她的身体也不会受到伤害;如果何子珍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或许她的人生就会大不相同,她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遗憾。

但贺子珍就是这样一个勇敢的人,她把别人放在第一位,她把同志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自己,这也是贺子珍让人敬佩和难忘的地方。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贺子珍,永远不会忘记她为国家所做的贡献。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96-5180
24小时咨询热线:159-0077-918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96-5180

159-0077-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