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延续红色血脉,汲取前进力量,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教育,8月20日上午,党建新闻编辑组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前往耿飚、左权故居。
耿飚故居位于湖南省醴陵县,当地习俗称耿传公祠。1909年8月,著名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耿飚就诞生在这里。
耿彪本名耿在忠,是根据家谱取的,相传其父是一位武术家,曾任光绪皇帝的禁卫军。光绪死后,耿彪的父亲回到了家乡,因家境贫寒,没有房子,便被族人允许住在祠堂里,负责打扫祠堂。
耿飚自幼随父亲习武,13岁时,一家人离开醴陵,到常德水口山谋生。为了谋生,耿飚在当地的铅锌矿当童工。1925年,红色革命开始席卷湖南,耿飚在矿上加入了共青团,走上了革命道路。
耿飚1928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派往醴陵、浏阳组织农民武装游击队,任游击队长。1930年正式参加红军赴井冈山,参加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耿飚任红一方面军第一师第四团团长,参加长征,浴血湘江、强渡大渡河,与杨得志一起指挥夺取泸定桥战役。
西安事变后,耿飚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参谋长、副旅长。
解放战争时期,耿飚(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与杨得志、罗瑞卿共同指挥晋察冀野战军,后改为华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指挥了清风店战役、解放石家庄战役,其部队也被毛主席称为杨罗庚兵团。平津战役中,杨罗庚兵团迅速进军,围剿傅作义集团主力第三十五军,并在新保安歼灭第三十五军,取得了平津战役首战的胜利。解放战争后期,杨罗庚兵团改编为第十九兵团,解放了太原、宁夏等地。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急需外交官。 耿飚先后被派往瑞典、丹麦、巴基斯坦、阿尔巴尼亚等国担任大使,完成了从将军到外交官的转变。1955年新中国军队第一次授衔时,耿飚已不在部队,没有被授予军衔。邓小平等人也没有被授予军衔。
耿飚1971年起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1976年,在中共中央粉碎“四人帮”斗争中,华国锋主席指示耿飚接管中央广播电视局。
1978年,耿飚任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1983年,耿飚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00年,耿飚去世,享年91岁。
走进左权故居,他出生于湖南株洲醴陵,先后毕业于黄埔军校一班、莫斯科中山大学、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是我国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也是我国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军事家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任八路军副参谋长。
参加并指挥过黄崖洞战役、阳明堡机场战役、百团大战等著名战役,1942年率小部队与十倍于自己的倭寇作战,不幸为国捐躯,是八路军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军衔最高的将领。
左权故居位于醴陵市左权镇,距株洲市区约30公里,沿着东城大道行走,路边有醒目的路牌。
故居交通便利,风景优美,故居后环抱郁郁葱葱的群山,前院远眺波光粼粼的左权湖。
党建头条编辑组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受到了心灵的洗礼,深刻感受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坚毅、无畏精神。这更加激励我们从革命传统教育中汲取力量,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勇敢担当,不负时代,不忘初心。(胡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