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龙山源公墓官网

墓园地址:安吉递铺街道古城村

官方热线: 400-696-5180

24小时热线:159-0077-918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96-5180, 159-0077-918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龙山源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现代树葬,我国殡葬改革的立法思考

发布时间:2024-07-23 20 浏览: 33

段占清 重庆市北碚区人大代表

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发展殡葬业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共同面临并积极寻求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以“现代树葬——我国殡葬改革的立法思考”为主题进行探讨。

1. 传统丧葬方式不应再提倡

丧葬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社会现象,深刻地体现了人类生死的自然规律。自古以来,人类的生育方式只有自然生育和人工生育两种,但人死后的丧葬方式却有多种多样,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不同,民族习俗不同,选择的丧葬方式也不同。据史料记载,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各种形式的丧葬,有火葬、土葬(墓葬)、水葬、天葬、树葬、风葬、岩葬、塔葬等。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的进步,各族人民的丧葬习俗不断完善。特别是国家提倡改俗、火葬,加强殡葬管理,推行殡葬改革。 殡葬业在改革中不断发展,至今,我国虽然全面废除了家庭式、宗族式埋葬,但开辟了大批烈士陵园和民间墓地。西藏的大活佛和宗教信徒还保留着塔葬、土葬,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还部分保留着传统的火葬、土葬、水葬、树葬。我国城乡均先行实行火葬,除少数地方民间投资修建了塔式墓地,火化后骨灰装箱存放在塔式墓地内的骨灰盒存放格内,部分个体火化后骨灰撒向空气或江河湖海外,均再次选择多元安葬形式。

传统丧葬方式的唯一功能,就是表达家属对死者的怀念。传统丧葬方式的共同缺陷是:第一,不经济。无论是古代修建墓穴,还是现代购买墓地、存放骨灰盒,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给国家、单位和逝者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第二,不环保,严重污染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即使将骨灰撒入空气、撒入江河大海,也是一两个伟人能做到的,如果全人类都这样做,必然会对大气和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第三,不文明。无论是单体墓穴还是墓地,都不断侵占耕地、林地,不断浪费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 因此,为了改变不断商业化的传统殡葬方式,改变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殡葬方式,改变增加国家、单位和丧亲个人经济负担的殡葬方式,改变损害生者利益,甚至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殡葬方式,必须彻底废除现行的先火化后土葬的殡葬方式,提倡和推广与现代文明国家建设相适应的树葬殡葬方式。

2. 当前殡葬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城乡常见的安葬方式是先火化后选择各种土葬形式,或火化后将骨灰装入骨灰盒内存放于塔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部分地方殡葬服务机构垄断经营,牟取暴利,侵害群众利益。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殡葬管理部门是政府民政局,主要承办殡葬服务的殡仪馆由民政局直接管理。近年来,由于人口比例增减,出生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死亡人口也不断增加,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无力更新设备、增加场地设施,为民间资金进入殡葬服务、垄断经营、牟取暴利、侵害群众利益创造了条件。

二是一些单位和个人受利益驱动,擅自修建墓地,非法占用土地,破坏生态环境。虽然火葬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但并非古代真正意义上的火葬。遗体火化后,骨灰撒入江河湖沼、泥海,或埋入地下,不留坟墓。他们大多在“安息”的理念下,将骨灰装入骨灰盒后放入坟墓或装进棺材后埋入坟墓。修建墓地已成为垄断行业和高利润行业,修建坟墓已成为全国各地普遍现象。一些单位和个人受利益驱动,擅自占用土地修建墓地,大片荒山、荒林甚至耕地被开辟为墓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三是部分公墓经营者违法炒卖墓穴、骨灰盒,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在推进殡葬改革过程中,强调火化基本被群众接受和落实,但政府对骨灰处理不够重视,这给公墓经营者在管理和法制层面留下了漏洞,导致他们占用大量土地修建公墓、陵墓,无视群众利益和社会秩序、公共安全,违法炒卖墓穴、骨灰盒,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四是持续占用大量耕地、林地、荒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无论是散落的坟墓,还是成群的墓地,全国各地城市附近殡葬占用耕地、林地、荒地现象愈发严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堪入目,已成灾祸。

主要原因:

第一,传统习俗的影响。从古至今,除部分少数民族和佛教徒采用单一的丧葬方式外,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普遍采用火葬与土葬相结合的丧葬方式。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之所以大家都选择这种方式,而且一直沿袭至今,主要还是受“安息”思想和传统习俗的影响。散墓和集中墓群——墓地、塔陵不断出现,自然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种影响有它的传统性,以后还会继续传承下去。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说过:“由留骨灰到火化是一场革命,由留骨灰到不留骨灰又是一场革命。撒骨灰不需要建骨灰存放场,不需要安葬土地,不给家属和亲属增加负担,是最好的骨灰处理方式,应当积极提倡。”虽然有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作出表率,但传统习俗的力量,并未能使少数人积极响应、效仿。

二是利益驱动的影响。这主要是指大规模兴建公墓、塔陵。国家不允许家属自行建立独立的墓群,但国家又没有足够的财力统一兴建公墓、塔陵,从而让民间投资进入殡葬市场。殡葬市场需求量大,客观上为一些民间投资兴建公墓、塔陵和个人牟取暴利提供了条件,大开方便之门。在利益驱动的影响下,全国各地兴建公墓、塔陵之风盛行。

三是法制不完善的影响。虽然国家长期以来重视殡葬管理与改革,但国家殡葬法制建设步伐却十分缓慢。到目前为止,除了1997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外,国家还没有制定一部《殡葬管理法》,没有把我国殡葬管理和殡葬改革工作纳入法治轨道。针对当前殡葬管理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国务院法制办在2007年5月才提出对《殡葬管理条例》进行修改的建议,但《殡葬管理法》的制定至今尚未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的议事日程。

3. 现代树葬,改革葬礼习俗的立法考量

1.现代树葬是殡葬改革必须优先采用的科学方法

笔者在考察我国殡葬历史与现状后认为,选择“经济、环保、文明”的殡葬方式,是人类不断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我国殡葬改革应当选择并易于长期推行的殡葬方式。国家应在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同时,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发展殡葬事业,促进社会和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耕地、林地,使死者“宜葬”,生者“宜居”。 除西藏自治区内保留传统塔葬、土葬方式的大活佛和宗教信徒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还部分保留传统火葬、土葬、水葬、树葬方式外,全国城乡应当废除火葬与土葬相结合的安葬方式,实行火葬后在地上植树或种草的现代树葬方式。

树葬是指在埋葬骨灰盒的土地上种植树木的一种葬礼方式。树葬是指将火化后的骨灰埋入地下,不设墓地或坟丘,只在地上种植树木的一种葬礼方式。

草葬是指在骨灰盒埋葬的地面上种上青草的一种丧葬方式。草葬是指将火化后的骨灰埋入地下,不设墓地或坟包,而只在略高于地面的墓碑周围种上青草的一种丧葬方式。

树葬_树葬的流程是怎样的_树葬是怎样的葬法

树葬和草葬都是对传统“火化后骨灰埋入地下”树葬方式的继承,但与古代树葬方式有明显区别:没有“露天葬”以抵御风雨,埋葬骨灰的地面也不设墓地或筑坟丘,而是在埋葬骨灰的地面上植树,或在放骨灰盒的石棺上方平放一块刻有铭文的石碑,石碑周围种上绿草。这是一种丧葬方式,所以被称为现代树葬方式。

现代树葬方式的共同优点是:保留骨灰和埋葬,不留坟丘,将墓地变成林地、草地,经济文明、环保卫生。

现代树葬方式的推广在城市和农村应有不同的要求:

在城市推行树葬,只植树不立碑,将殡葬由过去的“商业化”转变为未来的“公益化”,树葬所需用地由国家无偿提供。结合城市森林公园发展,保留大片荒山荒地,按照松柏园、樟园、梅园、桃园、桂园、梨园、樱园等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建设、株行距、树种、编号、计算机管理,实现纪念性、观赏性、经济性的有机统一。 初期,为满足人们悼念和防火需要,可设立集中焚烧香烛、纸钱、爆竹的场所,并逐步由使用香烛、纸钱、爆竹的悼念方式过渡到使用鲜花、水果的悼念方式。

农村推行树葬,骨灰埋入土中并栽树的,可以立墓碑,但不能立坟头。死者只能安葬在死者家属房前屋后,或承包地、林地内,并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二)推行现代树葬有以下积极意义

一是推广现代树葬将彻底杜绝传统火葬和多种葬型选择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是推广现代树葬,将彻底解决火化后一些地方殡葬服务垄断、安葬形式多种选择,牟取暴利,侵害群众利益;一些单位和个人受利益驱动,擅自修建公墓,违法占用土地,破坏生态环境;一些公墓经营者非法炒卖墓穴、骨灰盒,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等社会问题。

三是推行现代树葬有利于保护耕地和森林、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四是推广现代树葬,有利于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发展殡葬事业;

第五,现代树葬的推广,将淘汰过去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传统墓地,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使现代墓地变成了绿树成荫、芳草如茵的土地,不断绿化荒山荒坡,从而不断改善和美化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

六是开放城市森林公园进行树葬,不仅能满足人们的殡葬需求、不断扩大森林公园,还能带动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3. 推广现代树葬需要立法支持

建立现代树葬是对传统殡葬方式科学合理、经济卫生的继承,不撒骨灰、不占用安葬用地、不建骨灰存放场所,不给国家、单位和个人增加经济负担,是目前最好的骨灰处理方式,既能满足生者对逝者的怀念,又能不断改善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易于为人们接受。

推行现代树葬也是对传统殡葬方式的一次改革。从遗体保管到火葬是一场革命,从墓葬保管骨灰的方法到树葬保管骨灰的方法又是一次革命。虽然推行现代树葬是处理骨灰的最好方法。但要废除人们习惯的长期存在的火葬后土葬做法,肯定会有很大的阻力和困难。这需要法律的支持,用法律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才能保证现代树葬的顺利推行。因此,建议国务院向全国人大提出将《殡葬管理法》的制定列入立法规划。 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法》,以推行现代树葬为主要内容,用法律统一群众的思想、行动,用法制保障殡葬改革顺利推进。

古今中外的丧葬史,就是人类祭奠祖先、不忘先辈的历史。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虽然有过各种各样的丧葬方式,但“经济、环保、文明”的丧葬方式是人类始终追求和探索的共同目标。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正在以“降低消耗、美化环境”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国家,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国应加强丧葬改革,积极倡导和推广现代树葬方式,率先实现“经济、环保、文明”的丧葬方式目标。

[参考]

1.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

2.国务院法制办关于殡葬管理条例修改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三、我国丧葬方式的历史研究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96-5180
24小时咨询热线:159-0077-918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96-5180

159-0077-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