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龙山源公墓官网

墓园地址:安吉递铺街道古城村

官方热线: 400-696-5180

24小时热线:159-0077-918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96-5180, 159-0077-918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龙山源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当阳怀旧之旅

发布时间:2024-07-21 20 浏览: 89

2017年5月中旬,常德市刘禹锡研究会与湖北楚文化研究会进行了学术交流,在对荆州、熊家中、宜昌等地进行走访采访后,还安排了一天时间到当阳对“古三国文化”进行考察。

湖北当阳,曾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历史遗迹众多。赵子龙单骑救阿斗的长坂坡、张飞渡枪跃马呐喊退曹兵的当阳桥、关羽在麦城兵败斩首的罗汉谷、关公英灵显灵“复活”的玉泉寺、孙权以藩王之礼安葬关羽遗体的关岭……这些我们从小就熟悉的《三国演义》典故、情节的发源地,每一个都充满着一些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

祭拜关岭

我们代表团此次轻装上阵,当阳之行的第一站便是拜谒关陵。在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关羽是道德精神的化身。由于关羽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同时又是三教合一、历朝历代都祭拜的著名神祇,所以才有所谓“汉、宋、明;儒教称圣、佛教称佛、道教称天尊”的历史进程。时至今日,他的影响力依然可以融会儒、道、佛三教,调和多民族,覆盖全社会,延伸至海内外。以关羽为代表的关公文化,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独立中华文化传统。

当阳关陵是中国关庙中最著名的三大主体建筑群之一,另两处分别是山西解州祖庙(关羽衣甘陵)和河南洛阳关林(关羽首级埋葬地)。关羽虽然不在这里出生,但他的遗体却埋葬在这里,名声远播。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庙宇中,关庙是最有名气的,供奉神仙的香火之盛,天下无人能比,连最圣师孔子也要让位给他,在民间被尊称为“文圣”、“武圣”。关羽的形象逐渐演变为人们敬仰崇拜的武财神。中国关帝庙堪称“九州大祀”,与帝王陵墓并称为“陵”,与其他庙宇相比,具有特殊的意义。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在麦城大败后,被杀于临居罗汉谷。孙权将关羽首级献给曹操,并将尸体葬于当阳。曹操识破孙权“嫁祸于人”的阴谋,将沉香雕成尸体,将关羽首级葬于洛阳。因此民间有关羽“卧当阳,首枕洛阳”之说。

与其他地方的关帝庙相比,当阳关陵四周红墙环绕,建筑雄伟,布局严谨。陵墓坐东朝西,临莒河。陵园原名“大王冢”,始建于东汉末年,宋代以前只是一片荒芜的土丘,南宋时在墓前修建了祭祀亭。后来,元、明、清三代均有修葺、改建和扩建。直至近年的全面维修,关陵建筑愈加宏伟。陵园中轴线上,从前至后依次排列着神道碑亭、华表、石坊、三元门、马殿、大雄宝殿、寝殿、陵寝等,处处雕梁画栋,古朴中流露出闲适。

静静地走进关岭,眼前便是碑亭。走上前细看,碑上铭文为“汉前将军汉寿亭侯墓道”,人称“二十四字碑”。将关羽生前和死后的所有封号都加在一起,让游客、香客肃穆庄严。其实,在显赫的官职中,只有刘备封的“前将军”和曹操封的“汉寿亭侯”是真实的,是关羽生前的最高官职。其余均为后人赐予关羽的荣誉称号。 作为三国名将,他不断被历代统治者晋升封爵,从公到侯,从侯到王,从王到圣,一步步走上人们仰望和崇拜的神坛。

沿着神道往三元门方向走,便看到正殿,高数丈,巍峨耸立,重檐歇山顶,金碧辉煌。正殿前檐下悬挂着清同治皇帝亲笔题写的“威震华夏”三个匾额。殿内塑有关羽全身塑像,四周绘有彩色彩绘图案。关羽右手捧令牌,左手托须,凤眼垂眉,威风凛凛,气势不凡。其子关平、大将周仓立于两侧,完全是小时候漫画书里熟悉的形象,好像是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做成的。 看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塑像,那些“桃园结义、三侠荡吕布、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单刀赴会、火烧连营”等我少年时十分熟悉的三国故事,清晰地在我脑海中翻滚。

关羽陵墓在寝殿后面,是一座圆形大土丘,墓四周用青石和石栏杆围着,墓顶及周围古树参天,墓门朝北,表示关羽心在中原,一说是面向家乡解州。墓门正中,有一块明万历年间的石碑,上刻“汉寿亭侯墓”。奇怪的是,墓顶及周围古树全都光秃秃的。据墓地讲解员说,这是因为关羽的遗体埋在墓中,没有头颅,所以树顶也光秃秃的,脱帽致敬关羽。难道是神灵与一代英雄互相护佑,草木也对他们有情?我在墓碑前虔诚地鞠躬,好奇地想着。

汉寿亭侯墓在哪里_汉寿亭侯墓_汉寿亭侯画像碑

关岭正殿两侧悬挂着歌颂关羽一生忠烈的对联:

他红着脸,红着心,骑着一只赤兔追风,骑行时,他始终没有忘记赤帝。

借着绿灯看历史,倚着青龙弯月,细微之处无愧于蓝天。

赤帝即刘备,而“青龙偃月刀”则是《三国演义》中关羽所用的武器。全联采用连续重复的文字,以“四红”和“四绿”来歌颂其忠义,颇为巧妙。

陵墓内楹联众多,大多以歌颂关羽忠义、丰功伟绩为主。其实,全国关庙不计其数,不仅关陵有,各地景区亦有。此外,历代文人墨客多有为关庙题匾、题楹,不仅为景区增添色彩,更起到凸显关庙“名”与“实”的作用。

一千八百多年来,关羽一直受到世人的敬仰和赞颂,各地为他建庙祭祀,把他奉为神明,也给我们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为了维护封建秩序,历代统治者都愿意用体现“忠孝廉义”的关羽来“教化”臣民,因为关羽忠心耿耿,一生不离不弃,符合统治者的要求。另一方面,关羽特殊的人格、德行、精神、气节,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普通百姓。忠于国家,以义待人,以仁待世,以勇处事,这就是关羽的品格。 它作为民族的文化基石,成为一种不朽的精神,展现了炎黄子孙的品格和气节,滋养着中华儿女的心灵,哺育着中华儿女的道德和信仰,使之成为爱国、勇敢、团结、进取、仁爱、诚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

游览玉泉寺

告别关岭后,我们驱车疾驰,很快就抵达了当阳城西南的玉泉寺。对于这座千年古刹,我们都比较陌生,但早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就有关羽死后魂魄不散,出现在玉泉山的传说,我们却很熟悉。

玉泉山又称对兰山,因山形似一艘巨大的倒船,故又称富船山。山内树木花草青紫,终年郁郁葱葱,谷深曲折,景色独特,有“楚三名山”之称。玉泉山东麓所建的玉泉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隋代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江苏栖霞寺、山东灵岩寺并称为世界丛林“四绝”。

玉泉寺不仅建筑宏伟,佛像、弥勒、罗汉像精美绝伦,更有天下第一的珍珠泉和北宋铁塔。寺内有一株粗壮的古银杏树,需十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千年紫薇藤蔓依然郁郁葱葱,遮天蔽日。

当阳玉泉寺外景

进入刻有“楚三名山”字样的山门,过清溪桥,顺着山路行走,就到了著名的珍珠泉,只见一池清澈见底的水,泉水犹如一串串玉珠,缓缓从潭底冒出。当地导游告诉我们,在潭边跺脚或拍拍手,泡泡就会多起来。我们试了一下,果然潭里全是沸水,珍珠泡泡不断冒出。同行的一位女士,童心未泯,只好用鞋带和袜子踩进潭中,高兴极了。看来古代诗人写的“珍珠泉跳玉”、“清泉珠错落,沸泉珠旋”等优美诗句,都是生动逼真的描述。

据说池中的泉水是关羽悲愤落泪而成。当年关羽舍弃封印,只身赴会,骑马杀颜良,以少军擒于禁,过五关斩六将,威风凛凛,威震三军。后因大意失荆州,退守麦城,被东吴都督吕蒙擒杀。其英灵不散,从远安罗汉谷游回当阳,在玉泉山顶游三圈,高呼三声:“还我头颅!”其声如洪钟,山岳大震。玉泉山方丈、正在庵中打坐的道士普净听到声音,赶来见关公魂魄。 他眼含热泪地对关羽魂魄说:“如今将军被吕蒙所杀,喊着‘还我人头’,可颜良、文丑、五虎上将、六将的人头他向谁要呢?”普静叹息一声,继续说:“前事不忘今事,不讲前因后果,各不相让!”关公胯下的赤兔马见状,扬颈嘶鸣,四蹄击地,尘土石块飞扬,挖出一个大坑。听了普静的开导,关公魂魄如刀割,浑身发抖,心中有些豁然开朗。泪水倾泻而出,落进坑里,立刻化作一串、一片、一捆、一球的珍珠,在泉水中沸腾翻滚。 这时,一道旋风从泉心卷起,打出一道三尺多高的水柱,关公与赤兔马顿时成仙升天圆寂。虽然这只是传说,但当我站在珍珠桥上,看着池底一串串珍珠喷涌而出,听着山谷传来的涛声、狂风的呼啸、山峦的翻滚,我仿佛感觉到关公真的胸怀大志,战袍上血迹斑斑,为国捐躯的愤怒呐喊。

相传关羽常在玉泉山显灵,保佑百姓,造福百姓。当地百姓感恩他的德行,在山顶建庙,四季祭祀。珍珠泉旁有一座高大的方形石碣,上面刻着“关羽长显圣地”六个大字,柱顶的石狮十分威严,形象生动。这座石碣是明万历年间为纪念关羽显灵而建。清代后人在石碣旁立了一块石碑,上刻“显圣第一地”五个大字,含义十分明确,突出了“第一”,使玉泉山成为传说中的仙境之地。

与珍珠泉同等著名的,还有矗立在玉泉寺山门附近的一座全部用生铁铸造的铁塔。此塔铸于北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距今已有956年历史。塔高20余米,仿木楼阁式样,八角转角,飞檐十三层。双层塔基为须弥座式,各层铸有八仙过海、二龙戏珠等图案。塔基八角的四角各铸有一位全身披甲的武士扶塔,脚踏仙山,头枕塔基,显得刚健威严。

这座我国最古老、最高的铁塔最奇特之处,是分段浇铸后再逐层叠砌,犹如积木组合。整座塔身牢固拼接,无焊接,历经近千年地震风雨,依然稳固玲珑。整座塔身微微扭曲成“S”形,塔顶微微向西北倾斜。据说这是故意的,根据人们迎风行走时头部和上身向前倾斜的方式,有利于抵御当地常见的强烈西北风。此说绝对科学,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非凡的智慧和高超的工艺。不过,寺内导游讲述的倾斜铁塔的故事,更是充满神秘和传奇色彩。

据说这座铁塔本该放在宜昌长江之畔,因为长江三峡中有一条恶龙,经常在西陵峡口搅起风暴,吞噬生灵。玉皇大帝下令在苏州专门修建一座铁塔来降伏妖魔,并命令南海观音在天亮前将其送到宜昌。当南海观音驾云路过玉泉山送塔时,被当地土地神发现,他想把铁塔保住,于是突然有了学鸡叫的主意。南海观音一听鸡叫,以为天快亮了,只好把塔放在玉泉山上,情急之下把塔放歪了。南海观音发现上当了,愤怒地打了玉泉山土地神一巴掌,嘴巴都打歪了。 至今,歪嘴土地神仍端坐于玉泉山土地庙,但宜昌“小日夕镇”却再也没有出现过这座塔的影子。这便是当地俗语“小夕塔无塔,玉泉庙塔斜,歪嘴土地神”的由来

听了这生动有趣的传说,再看着嘴角勾勾的土地公塑像,我不禁哈哈大笑,同时心中升起一股敬佩之情。玉泉山土地公脸上的这一巴掌,是值得的。虽然动作不公平,但却带来了这座修长玲珑、精巧玲珑的铁塔,给这个有着名将名泉历史的地方增添了一道奇观。铁塔右侧,珍珠泉旁,元代方丈惠真在山上建亭修葺三间庙宇,名之为“武安”。殿内供奉关公塑像,佛教徒经常在此进行佛事活动,依靠关公显圣护佑百姓,传扬神力,救济众生的生活。

追寻长坂的荣耀

汉寿亭侯墓在哪里_汉寿亭侯墓_汉寿亭侯画像碑

在玉泉寺墙外吃过一顿颇具“三国”风味的农家午餐后,我们就赶往当阳之行的第三站,参观长坂坡三国遗址。

公元208年秋,曹操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阻止刘备占领荆州,并带五千轻骑追击刘备。刘备放弃新野,率领三千士兵和数万官民缓缓南逃,在当阳长坂坡被围。刘备抛妻弃子逃走。手下大将赵云在乱军中找到了少主刘禅,孤身一人与曹军激战。长坂坡之战和孤身救主的故事流传千古。

如今,长坂坡已成为城中中心山丘,辟为长坂公园。这是一片坡地高地,是长坂坡古战场的一部分。“坂”是古字,意为山坡。站在青青的草坡上,再没有战旗飘扬、战争惨烈、杀戮呐喊,只有森林茂密、花香四溢、鸟鸣蝶飞,一派祥和静谧的景象。街边绿地上,立着一块不规则的石碑,上面写着“长坂坡”三个大字,是著名书法家李铎所书。据说早在明代,这里就立有一块题有“长坂雄风”的石碑,可惜抗战时期被日寇掠走。

长坂公园门口,有一尊巨大的彩色塑像《赵子龙单骑救主》是当阳的地标,高大雄伟,赵子龙身披铠甲,骑着高头大马,手执长矛和宝剑,怀里抱着少主阿斗,一副正气凛然、英姿飒爽的样子,让人不禁想起了口耳相传的“单骑救主”的故事。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称赞他:“血染战袍透铠甲红,谁敢与当阳争锋?古来唯有常山赵子龙冲锋陷阵,救主危难。”这首诗应该是著名书法家所写,镌刻在塑像基座上。 当然,也有后人不同意如此歌颂赵子龙,并赋诗哀叹:“可惜虎将血凝甲,省下米袋自娱。”其实,刘禅投降晋国,乐此不疲忘蜀,那是后话了。当时谁敢说他日后不会成为明君,不会比刘备做得更多呢?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连诸葛亮都仰天长叹,更何况是蜀国五虎将之一的赵云呢?不过,湖北的对联作家温楚卿曾写过一副对联,对此给予了公正的评价:

我悼念古人,敬佩古人的英雄气概,敬佩为延续汉朝而浴血奋战的百万将士。

回想那些痛苦的过往,如果那时的自己犯了错误,阿斗又怎么会成为一个屈服的男人呢?

其实长坂坡之战的古战场远不止公园里的这一片坡地,周边的长坂村、雄峰村、子龙村等都有三国英雄们斗争的痕迹。园内树木繁茂,松柏、冬青、金桂、腊梅、紫薇、牡丹、石榴、合欢等树木郁郁葱葱。周围有三国连环画展,中间有诗书画展。游客们会在这里驻足,瞻仰古迹、吟诗、拍照,或是听导游的介绍。

与长坂坡公园隔江相望的锦屏山(现已只有一条小沟),林木茂盛,名不虚传,确如一道锦屏屏障。相传曹操在此山上观战,见赵子龙来回冲锋,勇猛无比,夸他为虎将。谋士徐庶趁机说:“一定要留赵云活,不能留子龙。”这才救了赵云免遭曹兵的枪击,并暗中帮助他突围。“锦屏牧笛”曾是当阳八景之一。如今铁路从山前经过,火车的汽笛声已代替牧笛。“青山还在,晚霞几度红。”古战场早已变成繁华都市。

我的思绪从历史的烟雾中闪回,将目光投向公园外的街景。只见这里有许多以“子龙”、“长坂”等为名的酒楼、商铺,生意红火。如今,借古人名气、景区魅力包装招揽生意已不再新鲜,但我们不应让金钱的腥臭味玷污了一代骁将雄师英雄之地的英名。

匆匆的一天,短暂的追忆,并没有完全满足我们一行人的愿望,因为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比如张飞投枪的地方,单枪匹马赶走曹军的当阳桥,刘备被围困的渔阳山,米夫人避难的太子桥,托付阿斗的望儿坡,米夫人自杀的娘娘井,千古惨剧发生的麦城。留下了一些遗憾,下次再来。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96-5180
24小时咨询热线:159-0077-918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96-5180

159-0077-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