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讲
.课程计划示例1
教学重点:通过把握文本结构、欣赏语言,了解马克思的杰出贡献,感受马克思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体味马克思作为伟人的人格魅力。
教学时数:一堂课。
教学流程:
一次导入:
展示了海格特公园马克思墓的照片,并简要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
板书题目: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讲
你能从标题看出文章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吗?
从“演讲”二字可知,这是一篇演讲稿,因此,以议论文章为主;从“在墓前”二字可知,这是一篇纪念马克思的悼词,因此,它既有叙事成分,又有抒情成分。
恩格斯对马克思做出了什么贡献?
2. 师生探讨第三至第六段,教师可用下列问题引导学生。
(注:以下设计的所有题目均以老师试教过程中为准,并非每个题目都需要抛给学生。)
马克思的贡献是什么?
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剩余价值,以及其他领域的发现。
如果老师希望学生进一步讨论语言点,可以使用以下三个问题。如果不希望,可以忽略它们。
1 “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用自己的话表达。为什么要用达尔文的发现来比较?
2、马克思“还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这里的“还”起什么作用?发现这个“特殊运动规律”有什么意义?
3为什么要总结其他领域的研究结果?
4马克思为什么有这么多发现?你能做到吗?
参考答案:
1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人们要先解决吃饭问题,才能谈其他。“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不仅指物质决定精神,还包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这个顺序在过去是“倒着来的”。这个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有必要与达尔文的发现作比较。
2 此处的“又”字,表明文章又围绕马克思伟大功绩的中心又进了一步: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规律”——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使那些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看不到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的经济学家和社会主义批评家(咒骂资本主义,梦想社会主义)突然“看到了光明”。这一鲜明的对比,表明马克思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多”的,而且“不浅显”,都有“独到的发现”,表明马克思作为科学家所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与马克思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相对应。
4 马克思的发现是近三十年艰苦奋斗的结果,他忍受了贫困、疾病、失去儿子和妻子、嫉妒、诽谤和大量大多数人无法想象的艰苦研究。正如马克思自己所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只有那些不怕吃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峰。”这样的人真是伟大。
摘要:作者用三段文字,高度准确地概括了马克思围绕他的科学理论在这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板书:赞扬其优点
3.师生探索第二部分的第二层次(第6至7段)。
下面的练习可以作为指导。
1 马克思“作为科学家是这样的。但这远不是他的重点。”“重点”到底是什么意思?
2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位革命者”这句话的意义。
3 第七段中的“第一次”表示什么?
4. 马克思为改造社会做了什么?
参考答案:
1 “首先”的意思是“马克思首先是一位革命者”,即就马克思伟大的理论创造而言,他的革命实践赋予了他的理论生命力。这里的“首先”表明马克思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因为理论只有付诸实践,才有生命力。
2这句是过渡句,是上句与下句的衔接。上句与下句的衔接点是:由于马克思做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科学的历史推动力”,表明他从事科学研究的崇高目的是指导革命实践,所以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者”。但这句话也是下文的主题,即他的革命实践证实了他的理论的真实性,而他对科学的认真态度和执着追求,证明他“首先是一个革命者”。
3.“第一”,表明马克思亲自参加的伟大革命实践,同他的理论创造一样,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这是因为马克思不仅“热情地”向群众宣传他的科学理论(出版、编辑小册子),而且“顽强地”领导了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并最终“有力地”创立了“大国际工人协会”,领导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国际政治斗争的舞台,使无产阶级由自发斗争的阶级进步到自决的阶级。
4.马克思参加了摧毁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伟大革命实践。
板书:赞扬其优点
4.探索第二部分(第八段)的第三个层次。
使用以下练习来指导您。
1、如何理解“像蜘蛛丝一样把它们刷走”?
2、马克思逝世时,“欧美各地……千百万革命同志向他表示敬意、爱戴和哀悼”,这与各国政府和资产阶级对他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说明什么呢?
3、马克思做出了如此伟大的贡献,但是他是一个霸道的人吗?
参考答案:
1、无论哪个政府、资产阶级派别,都疯狂地仇视他,恶毒地诽谤他。马克思对此“毫不在意”,像拂去蜘蛛丝一样“轻轻拂去”,表现出他无所畏惧的性格和对敌人的极度蔑视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这种“对比”表明了马克思是无产阶级不可替代的导师,也表明了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可以给各国资产阶级以致命打击的,是资产阶级不可抵抗的敌人。
3、不,他没有“个人敌人”。个人敌人是指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为标准来区分朋友和敌人的人。这是剥削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马克思没有这样的敌人,说明他没有私心。他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全力与各种敌对分子作斗争,所以他有“许多敌人”。这些敌人都是无产阶级的敌人。这个评价含蓄而深刻,高度赞扬了马克思正直、无私、公正的伟大人格魅力。
板书:赞美其美德
5.探索文章的第三部分(第9段)。
1 “他的名字和行为将永远存在”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这是本文的结论,也是抒情的高潮。
正因为马克思一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做出了如此卓越的贡献,那么,在恩格斯看来,他的逝世将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无法估量的损失。
6.第一部分(第一、二段)的探究。
依次从第一段中摘录以下词语:“下午两点一刻”、“最”、“依然”、“静静地睡着了——但已经”;同时依次替换第一段和第二段中的以下词语:将第一段中的“停止思考”替换为“心脏停止跳动”,将第二段中的第二个“因为”替换为“而且”,将“不可估量”替换为“巨大”,将“空白”替换为“形势严峻”。要求教师带着感慨阅读修改后的段落,要求学生对照课文,认真思考,逐一解释为什么删除的词语不能删除?为什么用来替换的词语不能替换?
参考答案:
“下午两点一刻”:这是一个特定的时间,表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恩格斯和全世界来说是多么不平凡。恩格斯当时并不在马克思身边,他的一生挚友悄然离世。恩格斯为此遗憾了一生。这一刻对于世界来说更是悲壮和难忘。
“最”:在这里是程度副词,凸显了马克思在哲学界无与伦比的地位。
“又”:流露出对马克思弥留之际未能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遗憾和悔恨。
“安详地睡着了——但是已经”(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悲痛心情,也表明了马克思遗体的安详。
第一段用“停止了思考”来代替“心脏停止了跳动”,这并非是一般的感情需要的“委婉说法”,而是为了凸显马克思的伟大,因为他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的逝世,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失去了最英明、最重要的领袖。
第二段用了两个“为”,突出马克思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同时表明后面的内容是从两个方面引出的。不用“巨大”,而用“不可估量”(无法估计和衡量),因为后者是最高程度,强调马克思逝世的巨大损失。不用“严峻形势”,而用“空白”,因为前者内容广泛,而后者表明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这是对马克思最准确的评价。
板书:诉说悲伤
导读第一部分:要求学生体会文章的准确措辞和深沉哀悼的语调。语速:低而慢。首先学生单独阅读,然后指定学生大声朗读并进行适当的指导。
请仔细体会文中体现出来的马克思精神:凡事深思、勇于创新、注重实践、实事求是、无私奉献等等。
7.家庭作业:
要求:假设你来到马克思墓前,作为一名当代中国中学生,站在当今时代的高度,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你对马克思的人格和理论的看法。
课外阅读:列宁的文章《马克思》。
字体设计:
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讲
恩格斯
哀悼无法估量的损失
宋恭发现参与
赞美永垂不朽
推荐课外阅读:
马克思17岁时写的《一个青年人关于职业选择的思考》
卡尔·马克思:《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的忏悔》(弗拉基米尔·奇金)
马克思秘史(沙叶欣)
《
【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讲】相关文章:
《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讲》教学反思04-21
《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讲》教学计划(精选8篇)09-09
在马克思墓前的演讲教案(5篇通用文章)05-29
领导在烈士墓讲话06-07
领导在烈士墓前的讲话(4篇)06-09
盗墓精品作文08-19
领导在烈士墓的讲话(总9篇)03-29
诸神之墓最经典语录 08-24
在2015年清明节烈士扫墓活动上的讲话08-24
瞻仰烈士墓作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