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龙山源公墓官网

墓园地址:安吉递铺街道古城村

官方热线: 400-696-5180

24小时热线:159-0077-918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96-5180, 159-0077-918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龙山源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宁波日报数字报纸平台

发布时间:2024-07-08 00 浏览: 34

丝带哀悼

鄞州集体树葬仪式在同泰嘉陵举行

献花给祖先

海上撒骨灰

记者王佳、通讯员雍敏宣文摄

时光永恒,思念永恒。清明时节,梨花又开。

古书上对清明节的记载是:“春分后十五日,北斗七星指向丁点,是为清明。此时万物清明,空气清澈,万物可见,故名。”“此时万物生长,清明净朗,故名清明。”

可见,讲究“清”与“亮”,历来是清明节的重要文化内涵。

生态园公墓_天童生态墓园_生态园墓地

近年来,我市民政部门大力推行殡葬改革,一股新殡葬风潮正席卷思明大地。

清明前夕,鄞州区30座公益性生态墓园里,一排排松柏生机盎然,隐匿着一座座小小的墓碑。“百年后还能这样远行,造福子孙后代,是件好事。”打算选择节地型生态安葬的市民陈先生说。

“欲返璞归真,独求山水相伴”绝不是“孤独的诗”。

2021年11月19日至20日,舟山莲花洋海域,哀乐回荡,口哨声响起,40个装有逝者骨灰的可降解骨灰盒被家属在花瓣的环绕下缓缓沉入大海,这是宁波第16次集体海葬活动。

这并不是马先生和家人第一次用这种方式送别亲人,2015年3月,他们在第五次集体海葬中与父亲告别。

“父母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他们在一起了,从此一起享受碧海蓝天。”马先生的父亲是慈溪人,母亲是上海人。“他们在上海相识相知,后来随厂来到湖北,一呆就是三十多年,直到体制改革。上世纪末父母去世后,他们决定把骨灰撒进大海。”马先生说,对于父母的选择,他并不意外,这也是他以后和父母团聚的方式。

拥抱大海,回归自然。海葬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态安葬方式,自2013年起在宁波推广。截至目前,已有450位逝者选择了这种浪漫而庄严的回归自然的方式。

“我愿化作一棵树,一棵开花的树,一半在尘埃里安详,一半在风中飞扬。”2018年,鄞州区被确定为全省9个树葬试点区之一,自首次集体树葬以来,已有65位逝者葬在桂花树下。

“如今,全市到处都是树葬点,宁波的树葬示范区也是全省的样板。”市民政局社会事务部负责人介绍,宁波一直在大力推进节地型生态安葬方式改革。近年来,随着节地型生态葬的推广,绿色生态葬礼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仅2021年,我市就有27124人选择了节地葬、树葬、海葬、壁葬、花坛葬、骨灰龛安放等生态安葬方式。 截至目前,全市节地型生态葬率已达70.25%,132个乡镇(街道)建成了节地型生态葬场所,行政村生态葬覆盖率达85%,全省领先。

就在去年,我市10处生态公墓被列入首批省级公益性节地生态安葬示范点:海曙区章水镇荷花山生态公墓、江北区黄家坳生态公墓、镇海区大同陵园第六陵园、北仑区万寿山公墓、鄞州区东吴镇天童生态公墓、鄞州区横溪镇骨灰龛、奉化区河头公墓生态公墓、慈溪市周巷镇杭州湾安葬馆、象山县合浦镇协昌公墓、象山县燕山公墓(安居阁)。

“礼,宁俭莫过于奢侈;丧,宁悲莫过于安逸。”在越来越多选择生态保育的人士和家属心中,养好老人很重要。老人在世时,应尽最大努力提高生活质量,让在世的人过上好日子;老人去世后,不必相互攀比,更不必浪费钱财。虽然外在形式简单,但只要内心保持对生者的尊重和对逝者的怀念,便已足够。

生态园墓地_天童生态墓园_生态园公墓

丧葬习俗彰显文明

“这几年风俗习惯有了很大变化,现在各家的丧葬事宜,基本上都能按照规定简单办理。”这是象山县西洲镇清溪村红白理事会特约管理员朱桃红最深的感受。

打开殡葬理事会的工作手册,丧葬事项一目了然。在费用一栏,各项开支基本控制在1万元以内,甚至更少。朱桃红说,这和以前动辄两三万元甚至更多的丧葬费用没法比。

早在2016年,象山县就开展了规范婚丧习俗专项行动,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象山殡葬习俗规范工作逐渐由政府主导转向群众自律,由“少数批评者”转向普通村民。

目前,全县各村已统一了办理殡葬事务的指导标准和要求;“文明殡葬约定”被写入村规民约,凡是“毁约”者将受到“处罚”,比如不准参加村级各类评比活动、规定期限内不能享受村级福利待遇等。

这样的“新鲜风”在香山半岛强劲吹拂。2019年,香山的做法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优秀案例。“香山模式”将在完善总结的基础上在全市推广。

我市大力倡导转变殡葬习俗,加大改革力度,加强依法管理,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坚持文化引领、示范引导、宣传教育、创新治理,遏制厚葬、厚葬、竞送等不风俗习惯。

自被列入省婚姻习俗改革试点县(市、区)以来,奉化区上下齐心协力,大力推进殡葬改革。区委、区文明委相继出台婚姻习俗改革实施方案、殡葬改革实施方案和党员干部办理婚丧事务若干规定;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婚姻习俗改革领导小组和殡葬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婚姻殡葬改革责任清单,建立了婚姻殡葬改革工作机制,明确了各项规定和责任。各镇(街道)成立了相应领导小组,325个村、社区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全区党员干部签订了承诺书。

奉化坚持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都要巡视。今年3月,区一级成立了纪委监察部、组织部、文明办、公安局、民政局、综合执法部门等部门组成的联合督导检查组,开展督导检查。殡葬改革以来,截至3月20日,各镇(街道)对107户丧亲家庭殡葬情况进行了跟踪督导。

为确保逝者安息,殡葬设施建设和殡葬公共服务必不可少。奉化区正抓紧制定区殡葬设施专项规划,区级公墓选址基本确定,殡葬一体化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宁波市殡仪馆工作人员也深切感受到殡葬业的新风尚。1994年3月,市殡仪馆搬迁至北仑小港街,原有设施陈旧,改扩建后,建筑园林式设计大大改善了市民的殡葬环境。“以前,有鞭炮声、有明火声、有音乐声,文明绿色祭祀开展后,刚开始阻力很大,但现在环境好多了,大家都自觉遵守。”市殡仪馆工作人员指着灵堂里的绢花说,纸花圈改用绢花圈后,追悼会更加卫生环保。

数字赋能温暖人心

今年清明期间,我市按天、分时段实行有限度“实名预约”现场祭扫,覆盖全市215座较大墓地。

“预约扫墓顺利推行的背后,是大数据的赋能。”市民政局社会事务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民政部门探索实施数字化改革,开发了“清明节扫墓预约通”“免费网上扫墓”等信息系统。通过这套系统,各区(县、市)可实时掌握清明节扫墓期间群众祭扫情况,从而更好地引导和服务。

有了数据赋能,逝者后事办理起来也更加便捷。以往,逝者家属除了悲伤,还要担心逝者后事繁琐——后事涉及死亡证明、遗体火化、户籍注销等,要多次跑卫生、公安、人社、殡仪馆等部门和单位。通过线上智慧殡葬办理系统,宁波实现了“死后只跑一趟”。

随后,市民政局对“身故一事”事项进行进一步精细化梳理,建立规范化办理流程,协调公安、卫生等部门在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上使用统一的电子死亡医学证明章;实现联办文书全程电子化、联办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建立联办部门间全电子化数据交换及提醒机制,开通“浙江里办”“浙江政务服务网”网上自助联办遗属事务申报和联办实时进度查询、打印、辅导功能。

目前,宁海、象山、海曙、鄞州等地正依托本市“死后一物2.0”系统,谋划推进数字墓地和骨灰追踪信息系统建设,实现殡葬管理服务全闭环。

空气清澈,景色明亮,祭祀有礼。见物使人思人,追忆往昔,在清明节开始提出团聚与别离的主张之时,宁波各大陵园继续提倡花洒扫墓、书信祭奠,摒弃了鞭炮的轰鸣和纸钱的飘扬,把中华民族敬老、缅怀祖先的情怀融入到现代文明的表达中,为当下营造了绿色的清明祭奠氛围。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时光,更是一个不平凡的清明节。今年,我市民政部门和一些墓地开通了“云扫墓”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悼念每一位逝去的生命。

“同泰云纪念平台上有一座以我父亲名义设立的纪念堂,可以留言、献花、祈福。”张女士说,“我父亲选择以浪漫环保的方式安息,葬在他热爱的土地上的一棵树上。现在,我们也用这样浪漫环保的方式来纪念他,应该是对他最好的致敬方式。”

今年清明节期间,海曙区文明办、海曙区民政局发起倡议:在“云”里想他/她。3月20日,“天堂信箱”开通,全城征集寄给“天堂”的信件。一时间,一封封充满回忆和思念的信件陆续“送达”。

“我想,如果他还活着,一定能感同身受。”杨先生写到爷爷读书时对他的关爱,笔下满是深情。“我觉得这样的告白很真诚,很有意义。”

“>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96-5180
24小时咨询热线:159-0077-918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96-5180

159-0077-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