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龙山源公墓官网

墓园地址:安吉递铺街道古城村

官方热线: 400-696-5180

24小时热线:159-0077-918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96-5180, 159-0077-918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龙山源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浅谈小河墓地出土毡帽的审美表达

发布时间:2024-07-07 20 浏览: 35

浅谈小河墓地出土毡帽的审美表达

李思燕燕

摘要: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的发掘是近年来丝绸之路考古的重要成果。

这里的丧葬习俗、葬型、随葬品等向人们展示了十分丰富、生动的原始居民生活画卷。

从这些出土的随葬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原始居民的日常生活。

所浮现出来的美学观念,可以从更广阔的视角去探究整个西域原始美学的发展。

本文对小河墓地出土的几顶具有代表性的毡帽的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小河墓地毡帽的艺术价值。

当时原始居民的审美观念的发展及其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

关键词:小河墓地;原始美学;毡帽;青铜时代

探究原始社会一切审美活动和审美产品的形态、内容、形式,是理解早期原始社会的关键。

它是了解人类审美观念的起源、原始文化进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活动中发现的随葬品往往是最直接的例子,小河墓地是丝绸之路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一项重要成果,也为研究青铜时代原始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实证证据和更为广阔的视角。

小河墓地位于新疆罗布泊地区东南部孔雀河一条支流以东约4000公里处。

它是由伯格曼在1934年的一次探险中首次发现并命名的。

新疆考古研究所对小河墓地进行了全面发掘,沉寂近百年的小河墓地再次被发掘。

神秘的面纱首次被世人揭开。小河墓地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地上的树根,

这种独特的参天大树葬式,同样有着丰富奇妙的地下世界——无论是棺材的形状还是

随葬品无不展现着原始居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墓主人所穿服饰尤为有特色,其中毡帽造型突出,生动体现了青铜时代

本文选取了M13、M24两座墓葬,它们比较有代表性,体现了原始居民一定的审美观念。

两座墓葬基本完好,对随葬毡帽进行分析对比,探究原始居民

审美表达与精神内涵。

1基本建模概述

1.1 M13出土毡帽

M13墓主人为成年女性,随葬毡帽为圆顶高帽,帽顶绣有两道

帽子上系着姜黄色的毛线绳,帽子上缝有六圈红色的扭毛绳,每圈有四针长针。

帽子上装饰着一只长约20厘米的黄鼠狼,两个黄鼠狼头并排垂在帽子的前部。

长度分别为25.5厘米和27厘米,羽毛装饰是将鸟的羽毛绑在木杆上制成的。

捆束末端用姜黄色的绳子紧紧捆扎,羽毛装饰的木杆上雕刻着精细的弦纹。帽子高32厘米,最大直径为

26.5厘米(图1)。①

1.2 M24出土的毡帽

M24号墓主人为成年男性,从随葬品数量及服饰情况判断,墓主人应有

他所戴的毡帽,用深褐色的毡子制成,圆形,顶端微尖,毡子有厚有薄。

帽檐采用卡其色毛线缝制,两边扎有深棕色编织毛线绳。

用卡其色细毛绳绕制33圈,每圈四针长针,帽子两侧各系一只长约26厘米的黄鼠狼。

帽檐前挂黄鼠狼头,帽檐左侧有两根羽毛装饰,前面一根为单杆羽毛装饰,后面一根为

单杆羽饰的制作方法与墓主人身上佩戴的羽饰相同。

上半部分已折断;扇形羽饰是用五根单杆羽饰用红色毛绳缠绕,固定在特制的小横木支架上。

五根羽毛中的四根是将柔软的鸟腹羽毛一束一束地绑在木杆上制成的,羽毛的末端用

帽子用卡其色的羊毛包裹,靠近羽毛的木杆上雕刻有2-3条弦纹,帽子高28厘米,是最大的

直径19.5厘米(图2)。①

2 美学特征概述

2.1 基本建模特征

通过观察这两顶毡帽,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小河墓地出土的毡帽,其面貌基本一致。

它们均为圆顶礼帽的形状,造型简洁,功能性大于装饰性。

黄鼠狼姿态对称,与毛绳相互缠绕,使毡帽显得对称而又抽象。

帽檐两侧缝制的姜黄色毛线绳带增加了实用性,帽侧的两根羽毛束带让毡帽更加

细节增加了抽象性和趣味性,整体比例和谐,色彩统一。

造型简单实用,制作者通过在毡帽上装饰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景,希望

这些装饰的形式和内容往往受到制作者的精神信仰、审美观、

审美观念、社会环境等的影响。

本文所用的两顶毡帽在装饰上略有不同,男士所戴的毡帽与女士所戴的毡帽略有不同。

毡帽的装饰更加华丽精美,羽毛的方式和数量有明显不同。

毛绳较为密集,从其他墓葬出土的毡帽来看,扇形羽毛装饰似乎是男性

笔者认为,小河原始居民是通过佩戴不同的扇形羽毛饰物来辨别主人的。

佩戴者的性别、羽毛的数量和制作方式也可能象征着不同的权力层次。

2.2 基本颜色特征

从色彩上看,毡帽整体配色和谐明亮,沉稳朴素却不刻板,展现出当代

当时的原始居民已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水平,毡帽的基本色彩,一般都是原始社会的色彩。

环境中容易获得的颜色,如黄色、棕色、红色等。通过观察,我们可以推断出

制造商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达到不同的目的。

使用一些特殊的颜色,比如红色。红色在小河居民的审美观念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陵墓的特殊地位还体现在陵墓的很多其他方面,比如地面上矗立的树木、

M13号墓的弓箭均有红色涂绘痕迹。M13号女墓主毡帽上缝制的红色毛线

绳子也证明了红色在小河居民审美认知中的特殊性。也许原始居民观察到他们的

人体的颜色或其他动物的血液,又或者太阳的红色,自然而然地将红色与生命联系在一起。

生命的颜色与生命相关,红色的认知逐渐与其他颜色不同,所以红色在原始的审美中

它常常代表着新鲜的活力,拥有特殊的力量。

3 美学内涵概述

原始美学的产生,实际上是人类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建立与自身的关系的结果。

这种关系是与人类最初极低级的审美活动和审美观念所形成的更为复杂的关系。

二者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形成了意识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有人说,人与自然、社会的审美关系的确立,标志着人的审美活动和审美意识开始发展。

相对独立。②人们制造的生活用品不再仅仅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

形状、色彩、图案都具有独立的思想内容,从而引发了审美活动的产生并不断发展。

从所举的两顶毡帽可以看出,原始风格是通过形状、颜色和装饰的美学观念来表现的。

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很多方面都与最原始的精神崇拜有关。

3.1 数字崇拜

数字这个概念自从诞生以来,就不仅具有计算的功能,而且具有文化的功能。

基于这种文化的作用,它深刻地影响和整合了人类的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方面。

人们对数字的崇拜与忌讳,并不是数字在数学计算中功能的体现,而是数字在数学计算中功能的体现。

文化功能的主要体现。

数字崇拜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文化,在原始美学中有着丰富多彩的体现。

古籍记载显示,小河墓地内的许多装饰细节都充满了数字崇拜的精神内涵。

罗布泊地区发现的唐代墓葬几乎都有明显的数字崇拜表现,如孔雀河墓

沟墓地的七圈立树、小河墓地立树表面的规则雕刻、一些随葬品的数量等,都非常

原始居民对数字的崇拜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受推崇的数字是“3”和“7”。

该字符或其倍数最为特殊。

文中提到的两顶毡帽上缝制的毛绳圈数,就是小河居民崇拜数字的最直接表现。

M13女墓主的毡帽,考古报告中描述为“帽顶饰有6圈红色

毛线绳”。不过,如果仔细看所附的线图和图版,会发现所附的毛线绳略有磨损,且好像有“7”个圆圈。

是的。①王炳华先生说:“7”在青铜时代孔雀河人的心中不是一个随机的数字。

它是与天空息息相关的文化密码,具有神秘的内涵。在小河墓地,“7”

它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具有时尚文化符号的功能。

3.2 动物崇拜

动物崇拜在原始社会的精神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现。

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壁画是一头牛。

从行为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原始人类对自然界其他生物怀有天然的崇敬之情。

古代突厥民族常常以狼作为图腾,将其视为整个部落的保护者。

即使畜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原始居民仍然将自己饲养的动物用作

它是氏族的图腾和崇拜的对象,如在小河墓地中发现的大量的牛制品。

这些动物给他们提供食物,给他们稳定的生计来源,动物的毛皮给他们提供

衣服可以用来御寒,无疑是一种守护和祝福,而对动物的崇拜自然也是

但它是自然形成的。

小河墓地毡帽上的动物崇拜表现为毡帽前部装饰的两只黄鼠狼。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可以明显看出,男性墓主和女性墓主的毡帽上都有两只黄鼠狼,且装饰方式有所不同。

这种装饰方式非常直观地表达了动物崇拜的精神内涵。

从这个角度来看,鼬鼠的繁殖方式还是比较特殊的,由此可以推断,在毡帽

以黄鼠狼为饰身审美活动的文化内涵,可能不仅仅是动物崇拜,也

小河居民中可能还存在另外一种很特殊的崇拜文化——生育崇拜。

3.3 生育崇拜

有人认为,小河居民的动物崇拜只是简单地将动物视为守护神或氏族图腾。

然而,基于上述在帽子上加黄鼠狼的审美活动,我认为动物崇拜

宗教的一个很重要的核心,还是对生殖的崇拜。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黄鼠狼

其繁殖能力很强,每年繁殖1至2次,每胎产仔3至7只。

河中仅有的几具婴儿棺材表明小河居民生存环境恶劣,儿童死亡率很高。

当河边的居民观察到鼬鼠强大的繁殖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后,自然而然地对它产生了敬佩之情。

祈祷你也能拥有这种强大的生殖能力。

这种非常原始的生育崇拜精神文化在小河墓地中表现得非常具体。我们甚至可以

根据出土的随葬品和葬式,我们可以推断,在小河地区居民的心目中,

生育崇拜是一切崇拜活动和审美活动的起源,原始社会的发展常常受到自然界的影响。

由于资源的限制,以及原始人类自身认知的局限性,当原始居民进行有意识的审美活动时

原始民族在野外生存的时候,他们最核心的思想往往是最基本的物质需求。

人民的寿命较短,小河的原始居民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够兴盛,为自己的生活增添更多的劳动力。

这一基本需求导致了生育崇拜文化的产生。

4。结论

从文中提到的两顶毡帽的美学表达和装饰细节可以看出

小河墓地中埋葬的衣物应为日常穿着。

通过本文中的两顶毡帽,我们可以了解其形状、颜色、功能、

从其他方面可以看出,原始居民的审美观念和表达,多是出于精神崇拜或文化

毡帽虽然只是整体服饰的一部分,但却表达了原始的美学与文化。

内涵十分丰富,每一处装饰都透露着小河居民的精神信仰和独特的审美。

-全文完-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96-5180
24小时咨询热线:159-0077-918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96-5180

159-0077-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