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们常讲"生时共枕,逝后同穴",但实际下葬方式也有讲究。古时男子属阳,习惯立于左侧,女子属阴,则位于右侧,这与古代宴请时上宾居左的习俗相似。春联也是上联安贴于左,下联置于右,合葬仪式同样遵循此规。至于为何区分左右,有人揣测古人视左侧为尊位,也有人认为这是为了调和男女阴阳,总之都是先民沿袭的传统说法。
其实安葬方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新开的墓穴,需要背对墓穴确定左右位置。另一种是延续旧墓地进行安葬,必须面向墓穴区分左右。邻村那家人混淆了新旧墓地的差异,按照背对方向挖掘,最终导致安葬方向错误。张叔表示如果他们事先咨询过长辈,就不会引发如此大的纠纷。老传统记得越来越少了,一旦真正遇到相关情况,反而容易产生问题。
另外有人主张男女左右并非必须遵循古制,如今年轻一辈普遍认为只要夫妻合葬一处即可,然而某些地区极为注重规矩,例如有的村落要求依据出生时辰区分左右,有的按照年龄长幼排列,还有的则看谁先离世,我表哥的父亲去年离世后,他大姐和姑姑就此事争执了三天,最终通过请风水师勘察位置才得以解决。
我表弟所在的村庄前两年安葬过一对老年夫妇,后来女方亲属执意要求更改他们的位置,理由是老伴在世时曾表示偏爱右侧。经过双方亲戚反复商议,最终决定将两具棺材的头尾互换,使得双方都感到满意。这类情况在城市居民看来或许有些滑稽,但在乡村地区却属于重大事件,任何人都不想背负不孝的指责。
我听说张叔的祖父那代人下葬时讲究很多,需要根据出生年月日时来选择吉日,还要勘察墓地的风水如何。如今年轻人觉得这些太繁琐,不少人随便找个地方把逝者下葬,反正棺材一盖之后也没人能看明白。不过老一辈人总觉得,如果仪式没办完整,到了中元节烧纸钱时也不会灵验。
最近媒体报道有个村庄建立公共墓地,将逝者生前影像嵌入墙面,遗体火化后的骨灰坛集中存放在柜体内,完全不用区分方位。这种做法在城市比较常见,乡村地区目前还没有人采纳。不清楚未来几十年,这些传统习俗还能保留多少。
处理遗体安葬的方向问题本就如此,有些人比较在意,有些人则不太在意,关键在于个人是否相信。自从王大爷的事件之后,邻近村子的各家在操办丧事时,都会预先聘请一位熟悉习俗的长者进行监督,以免最终产生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