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院办five
来源| 跳海大院(ID:)
“人生就是一趟开往坟墓的列车。”
有的人购得站席,于缓行列车上度过毕生,有的人手握高铁软卧车票,迅速赶路。
它们停驻在各自的抵达点,有的位于破败的土丘处,有的则坐落于华美的山峦之中。
我至今仍清楚记得在潮汕山巅目睹的那座宅邸,那里热闹非凡,人声嘈杂,鞭炮声此起彼伏,锣鼓喧天,还有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场面十分壮观。远远望去,看见一块石碑,我还误以为是哪位豪门望族在举行新宅落成典礼。
当我看见“祭奠”这两个字映入我的眼帘,我才明白这里竟然是一处墓穴。
假如一般的墓穴如同简陋的面粉蒸饼,那么东方沿海的奢侈墓园定是融合了海洋、陆地与天空的黄金顶级大餐。
这处房产面积达数百平方米,拥有雅致的后院以及门前的私人水池,在广州天河区属于价值连城的顶级住宅。
靠山面水,景致开阔,朝北背南,冬暖夏凉,设个简易客厅电视,称其为未完工的当代豪宅,也有人会信以为真。
然而,一旦南方开始建造一座园林式的墓园,泉州的夏季或许就会遭遇泥石流灾害,城里的年轻人也可能面临房租上涨两成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连锁反应。
这些宏伟的陵寝自然而然地坐落于山林之中,令远方来客误以为是某位岭南郡主安息之地。
刚打算仔细查看一番,又急切地想要在百度上查找墓碑上郡主的一切生平事迹,结果却发觉毫无收获。
瞧瞧这些松柏,再瞧瞧那些神兽,还有那些雕花,每一件都堪称无价之宝,仿佛随时都能拿到苏富比去竞拍!
直到他登上了那列湿漉漉的返乡列车,他仍然不清楚那不过是潮汕一个普通家族的坟地,直到在四周寂静的深夜里阅读了那篇文章才恍然大悟。
“我家祖坟面积可观,办公室却十分狭窄”,漳州小吴继承有三家鞋厂,在沙县品尝飘香拌面时,无意间流露出对工作场所的不满,我认为这番话蕴含着类似契诃夫的精妙讽刺。
当我注意到她清明祭祖时发布的那个短视频时,我才明白,问题不在于公司规模过小,而在于她家祖坟占地过于广阔。
在某个层面上,这已算不上真正的墓穴,倒像是座青翠的堡垒,并且是天线宝贝们的幻想居所。
这些宏伟的陵墓在山林间若隐若现,从空中鸟瞰,它们既似若干个标准泳池,又类许多大型橡胶球场,使人误以为该地村民的运动设施建设相当完善。
城市居民常被宣传中两梯四户、两梯两户的房产信息所吸引,然而东南沿海的居民早已享受着两梯一户的顶级居所,回家时电梯从不显得拥挤,更配备全天候的安保人员通过刷卡来开启门禁。
汉白玉的台阶,大理石的墓碑,这些富裕逝者的安息之地标准,远远比不上许多在世之人的待遇。
东南沿海就连阴间的GDP也已经在全国遥遥领先。
陵墓算是逝者的装束。带有巴洛克式样的大楼,也许就是墓穴;具备中国园林风格的建筑,其内部或许藏有墓石。
园林建筑错落有致,水景点缀其间,这种设计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堪称现代住宅的理想选择,仅是建造墓穴的费用,就足以让普通家庭在省会城市购置一套装修精美的住宅。
村民们误以为那里是当局最近建成的公共活动场所,在那里对弈了将近半年的时间,直到从尚未完全焚化的纸钱堆里,才明白实际情况。
可以说,建筑有多少种流派,坟就有多少种形态。
在一家档次很高的高尔夫球场里散步,可能会一头撞上一个富丽堂皇的墓穴,因为脚下这片地面,正是一个墓地的所在。
后代们对每年清明祭祀时焚化的几处楼阁以及从银行账户里取出的少量钱财感到不满足,他们认为只有建造一座雄伟的宫殿并占据山巅之地,才能体现后辈的真心和孝道。
这些形形色色、极尽奢华的陵墓不仅重塑了陵墓的概念,更重塑了城堡的内涵。建议B站的百大up主@小艾大叔也来此进行陵墓导览。
埃及人建出了金字塔,莫卧儿的皇后长眠于泰姬陵。
中国人向来认为生死是头等要事,逝者应当受到最高礼遇。民间常用淳朴的方式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
我的潮汕伙伴说,祖坟被视为家族的体面,子孙即便自己还住在简陋的房屋里,也要各家各户拿出几千几百的钱给先人建造宏伟的墓园,好让先人比后人先一步进入光鲜亮堂的富裕阶层。
这些显赫的家族墓地是在其他家族的关注下建造的,如今与土葬或火葬已经没有关系,即便只存放一具骨灰坛,也要把墓穴建造得十分讲究,以此来彰显家族的荣耀,完成一种精神上的传承。
闽南名士蔡崇达于《皮囊》中提及,其母心知一年半后宅邸将遭拆迁,却仍旧坚持要把未竣工的居所打造成一栋齐整的屋宇。
闽南人对家的理解具体化为房屋,这种建筑让远离家乡的年轻人不会忘记根在何处,不会迷失自己的归属感。
墓穴象征着更为久远的归属,它为那些已经远行的人,提供一个能够返回的故土。
闽南和潮汕一带的人以从事商业闻名,他们世世代代,反复乘坐前往南洋的船只,在这片土地上往返穿梭,即便远离故土很远,也始终不忘回归家乡。
来自马来西亚,来自新加坡,以及各地归来的后辈们,不管在外面经历了多少成功故事,都会在祖坟前恭敬地磕头,以此表达对先人的追思。
思乡之情犹如一座陵寝,先人的墓茔宛若一盏灯火,先人的坟茔若在何处,他们方能知晓自身的来处何方。
他们同样深信,他们为先人墓穴付出的所有心力终将转化为先人的护佑,他们也因此能够继续前行。
对于奢华陵寝的痴迷,促使少数人变成了奉行"生命旨在促成更完美的死亡"的卓越思想家。
他们生前就暗中为自己修筑华美陵寝,等到离世之际,便让众人感到十分震惊。
这种现象,官方又称为“活人墓”。
十多年前,一位农夫在一处田野里为自己离世后预备了一处中式传统宅邸,屋檐彩绘,结构宏伟。我推测他来生或许希望转世道途。
后来过了十多年,由于违章建筑,祖坟被提前推倒,还没等安葬他,他的坟墓却先被夷为平地了。
有些农夫把自家墓园打造成特级游览区,日复一日的耕作让他们成为擅长自然造景的行家。
他试图用这个人生中最杰出的艺术作品,为自己的身后事加冕。
在“活人墓”的背景下,一家人全部入葬,就连那位刚刚体验过人间乐趣的三岁弟弟,也在父母策划下,在另一个世界购置了房产。
有人死的时候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中国人向来重视风水,墓葬的风水状况被认为关乎家族后代的吉凶祸福,隆重安葬逝者是一项传承千年的习俗,然而,私自在非指定区域建造坟墓引发的土地资源紧张,似乎正在损害着后代的福祉。
非法建造的坟墓犹如流星坠落山岭时爆裂形成的深坑,遍地都是坑洼,景象十分凄惨。
白天城管拆,晚上偷着盖,“传统”与文明在打着游击战。
文化的轨迹慢慢掠过当代,此刻活时的简陋住所也变为往后的模拟场景。这边有大规模修缮的宏伟陵寝,那边却要遭遇费用反超住宅的安息之地。
前些日子,我的租赁合同即将期满,于是联系了原先的房产中介,委托他协助寻找新的住处。不料对方告知,他已经转行从事前景更广阔的墓穴销售业务,并且询问我是否有购买意向。
看了一眼他发来的墓型和报价,我第一次觉得活着也是一种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