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一位老先生站在山间,手持罗盘细细观察。
他是当地有名的堪舆大师,一生经手过无数阴宅风水。
望见眼前散乱的坟茔,他长长吁了口气:选定的安息之所不妥,不但不能庇佑子孙,还会招致灾祸。这类事情的玄机,又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呢?
老先生的视线掠过山峦层叠的景象。秋风拂过,黄叶飘落,更显得这片坟地格外冷清。多年来,他目睹了无数家族的起落变化。
你们瞧那边的王家陵寝,老先生指向远方一座气势恢宏的墓冢,十年前,他们执意不听规劝,偏要选在那所谓龙脉汇聚之地,如今,家业已经凋敝了将近一半。
有位资历较深的徒弟忍不住开口说,但说可是,那片场地的位置确实很优越啊,背靠山峦面朝流水,东边有青龙西边有白虎,这难道不是绝佳的气场布局吗?
老先生摇了摇头,表示不认同,说,外在的现象常常会迷惑人,不是那么可靠的,比如说,李家,以前他们也是觉得找到了一块特别好的地方,认为那是个宝地,但是,没过多久,他们的后代就接连遇到了很多不幸的事情。
山里的云霭慢慢退去,显现出远方起伏的山峦轮廓。那位长者拿出一本保存很久的簿子,里面记满了这些年他遇到的各种情形。
你们瞧这个事例,他掀开发黄的纸片,赵家原本是文风鼎盛的家族,好几代都有考中进士的人,先辈安葬在山坳里一处看似吉祥的地方,没想到后来后代沉迷于赌钱,家道中落。
那位年纪最小的徒弟感到不解,说,那些地方表面看都挺好的,怎么反而招致祸患呢?
老先生从怀中取出一个古钱,随手扔在地面之上,说道,表面看似完好无损的物件,常常隐藏着不易察觉的风险,就拿这枚钱币来说吧,正面即使再出色,也必须审视它的反面。
他随后提及:"回想去年那个陈家,乡邻们普遍认为他们家族墓地地势优越,然而实际上那处地形潜藏凶险。现今陈家后辈,不是深陷法律纠纷,就是经营亏损。"
学生们围绕老师,仔细记下每个事例,午后的阳光斜照在他们身上,在地上留下长长的影子。
这门学科,老先生站起身,抖落衣裳上的浮尘,并非注重外在的祥瑞,而是着眼于内在的构造。很多人只观察表面现象,却无法识别内里潜藏的祸患。
那位长者从行囊中拿出一册《地理撮要》,那本书记录着他早年跟随师傅钻研时积累的体会。书页虽已发黄,但上面的字依然清楚可辨。
你们瞧这段文字,他指着那一页内容,明朝崇祯朝时候,江南有位巨富,钱财堆积如山。他聘请了当地名气最大的相地先生为家族挑选墓地,特意寻了个地理形势极为优越的宝地。可没过十年,他的子孙就把家产败得干干净净。
老先生抬头望了望天空,接着从行囊中取出另一册更为陈旧的《青囊经》。那本书的页脚已经残损,不过上面的图谱依然历历在目。
风水学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那位长者指着书里的图形讲道,"你们瞧这个'山势九形图',里面记录了九种山脉形态。每种山脉形态都关联着不同的家族运势。"
他转到下一页,说,那个山形,表面看是"头角峥嵘"的好兆头,其实却触犯了"过犹不及"的根本错误。这跟人一样,太显自负,迟早要出问题。
一阵秋风吹拂,带走了地面的枯叶。那位长者仰首望向远方的天际,说道:判断环境优劣,不仅需要考察地形,更要通过观察云层来感知气息。云层的流动方向,常常预示着这片地域的运势好坏。
他指向正东边那片阴沉的云彩,那里总是云层堆积不散。这样的区域,即便地势再优越,也不宜用作安息之所。它象征着后代的人生道路会充满波折,各种事情都难以顺利发展。
山风轻拂,飘动起老者的衣角。他放下书卷,又从内袋取出一张颜色黯淡的符咒,说道:"这是师父留给我的秘法。判断地气的吉凶,须要看清表面之下的实际情况。"
譬如这件图样,他指向那些繁复的图纹,里面记录了二十四种看似吉祥其实有毒的地理特征。但是世人不能理解它的精妙之处,常常被外表的"善形"所欺骗。
那位资历最深的徒弟请教道:请师傅谈谈,怎样才能判断一处宝地是否真正适合用作安葬之所?
他高高举起那个指南工具,指向三个不同的方向,说,这三片地方,所有人都认为是非常好的居住环境,但是,我告诉你们,这些地方都是绝对不能选择的,如果选在这里,不超过三代人,家族一定会衰败下去。
众门人皆目瞪口呆。那位长者又讲道:风水之学,注重时令方位与人心融洽。然而某些布局,表面看来拥有绝佳条件,内里却与天道相悖。
此刻,一股冷风毫无征兆地袭来,扰动了师傅手里的指南针。所有徒弟都禁不住颤抖了一下。
难道以为我在夸大其词吗?老先生扫视一圈在场之人,接着发问,有些家族挑选了所谓的吉地,结果却走向没落,而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子孙后代反而得以兴旺发达。
众多门徒环绕着那位长者,聆听他述说着各个家族的起落经过。一位年纪较轻的弟子忽然发问:"恩师,您提到某些表面看来极为优越的地理形势,却反而会导致家族没落。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究竟哪三种地理布局最为糟糕?"
老先生将手中的指南针放下,目光扫过所有人。这个议题直指风水学的根本。在场的徒弟们都气息停滞,等待着这个决定家族未来的说法。
剩余44%未读最低1.09元/天订阅作者, 解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