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迁移有什么风水讲究
骨灰迁移有什么风水讲究
一般需要陪葬物品:
陪葬品如麻钱、石狮、陶瓷器皿等,尽量不用金属物件,这类物件或会释放射线,对逝者遗骸不利,且遇湿易生锈变暗,影响保存状态!墓穴中不宜堆放过多物品,选两三种有象征意义的即可!
选好下葬吉日:
国内多数地区习惯在遗体火化后的第三天或第七天安排安葬仪式,这种时间选择主要受到“入土为安”传统思想的左右,人们相信“尽早安葬,逝者能更快得到安宁”。仪式中常会诵读经文,特别是《金刚经》,并伴有其他宗教活动。(不同地域的生活习俗差异,导致人们对安葬吉日的具体要求各不相同)
确定下葬位置:
根据安葬地点判断,若是土葬,通常在家族墓园,此时陪葬物品可自由配置。安葬于公共墓园时,需遵循园区的具体规范,部分园区禁止家属在墓穴内放置随葬品,若无此限制,可放置些塑料材质的元宝,北方习俗常将四个元宝和七个铜钱放入墓穴,元宝有二金二银之分,置于墓穴的四个角落,象征四方镇财,七个铜钱则按北斗七星的方位排列在骨灰盒底部。或摆放一些很少的石狮或玉器制品,这类物品是不会变质的!
骨灰盒的摆放:
亲属在石洞底部铺设金锦,将相片朝外的一面朝前,依据朝南或朝西的方向,谨慎放置骨坛,骨坛上覆盖银锦,再蒙上红锦,顶部放置玉饰和铜钱。
暖穴:
亲属在安葬的石洞中用少量黄纸点火取暖,目的是防止石椁出现破裂现象。
骨灰盒防潮盒的使用(可用可不用):
使用骨灰盒存放时,需要家人先在存放盒底部铺设锦缎,将骨灰盒轻柔放置其中,然后在骨灰盒上覆盖银色织物,再叠放红色织物,顶部放置玉饰和铜币,骨灰盒的左右或前后间隙中放置吸湿材料。如果石穴空间足够,可以放置逝者生前偏爱的物件,但避免放置有污染或存在安全风险的物品。用少量黄纸擦拭石棺,防止其因干燥而开裂。
亲属确认上述过程后,由封穴人员负责封穴,亲属亦可协助封盖。
家人举行悼念仪式,在墓碑前、墓穴旁以及墓位周围摆放花圈、花束,同时供奉新鲜的水果等祭品。可以向逝者说些安慰的话语,或者诵读祭文,以此表达哀思。仪式过程不宜过长。
参加落葬的亲朋好友肃立默哀,并三鞠躬,祭奠仪式结束
骨灰盒不能见光
安葬逝者之际,不论采用土葬还是火葬方式,都必须用伞遮挡日光。“遮挡日光”是指在下葬过程中,逝者的遗体、骨灰等物品不能暴露在阳光下,需要后人持一把黑色伞或搭建席棚进行遮蔽,以免阳光直射逝者遗体,导致其魂魄消散。骨灰盒外部要用红布包裹,同样是确保骨灰不被阳光照射。
净宅暖炕
安葬之前,必须先进行房屋的清洁,把墓碑和墓穴都擦得干干净净,墓穴里面不能有任何脏东西和废弃物,下葬之前一定要把墓穴弄暖和,不能让那里太冷,在墓穴中用火把点燃取暖的纸钱,等这些纸钱完全烧完,才能够进行安葬。
活人影子不可留在墓穴内
安葬逝者之前,墓穴之中,不允许遗留任何生者的足迹、手痕、影像等痕迹。万一不小心留下了生者的手印或脚印,必须立刻用纸钱将痕迹遮盖平整,然后才能进行安葬。尤其需要留意的是,生者的身影绝不能投射到墓穴内部或棺木上面,以免造成气场相悖,导致逝者压制生者,从而引发接连不断的灾祸。
烧香敬酒
墓穴封存完毕,便在墓碑前方设置祭品,家眷们交替点燃香烛、奉上酒水、表达敬意,若条件允许,还需鸣放爆竹、焚烧纸钱。
亲人不可回头
安葬逝者之后,众人启程返家途中,务必禁止回望。以免窥见非分之景,特别是对于体弱或异禀感应的后代,更应严守此忌。
清洁除晦
安葬逝者之后,家人们返回住处时,必须先清洁双手、审视仪容、清除不祥之物。清洁双手之后,一定要对着镜子仔细观察,如此一来,那些属于逝者的阴霾气息便不会沾染到生者身上。
下葬的时间要注意
时辰流转,气场随之变化,因此安葬时机务必谨慎,通常依据逝者生辰八字来选定,也有部分遵循离世时刻,一般预留三到七天,遇特殊情形需先火化再择吉日安葬。
下葬的地点要注意
安葬的场所将作为逝者长眠之所,因此选择安葬地点务必谨慎考虑。通常阴宅选址,理想位置应是有山有水的区域,因为这类环境的风水较为优越,不过其中山水布局的搭配关系需要特别注意。关于安葬位置的风水要求,其实包含诸多细节,此处无法逐一说明,详细情况可查阅风水学中关于阴宅风水的论述。
下葬的程序要注意
下葬的仪式主要涉及一些规矩,中国的丧葬规矩相当复杂,不同地方因为风俗习惯的差异,规矩上也有很多不同之处。讲究规矩,其实也是为了让运势更加顺畅,因为按照一套完整的下葬仪式之后,逝者的灵魂会变得更加安稳,这对子孙后代的福气会有很大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