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记者吴为报道,八宝山革命公墓举办了一场以“深化殡葬改革,推进节地生态安葬”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日活动。社会各界群众纷纷来到八宝山,实地探访并学习了该公墓的节地生态安葬方法。
在开放日当天,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副主任吴新梁亲自引领参观者们步入革命公墓的一室瞻仰厅。这一室是整个革命公墓中规格最为崇高的殿堂,里面安放着副部级以上级别的领导人的灵位,其中不乏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民主党派的杰出领袖,以及教科文卫领域的英雄模范人物,还有来自国际的朋友。
之后,吴新梁领着众人抵达了革命公墓的一墓区,此处,瞿秋白、聂荣臻、李先念、帅孟奇、杨得志、滕代远、谢觉哉等众多老一辈革命先烈,均采用了绿色节地生态葬法,将骨灰撒散,长眠于这片土地上。
革命公墓北山之处的生态墓园,是八宝山近期新设的生态葬区,其总面积约为41300平方米。其中,一部分是骨灰廊玉岑园,这是一个骨灰立体安葬的区域,占地9600平方米,并设有10080个壁葬格位;另一部分则是生态墓园融真园,它是一个自然生态安葬的区域。
骨灰廊所处的环境极为宁静且充满古韵,自投入使用至今已有三年,已安置了6016份骨灰,其使用率超过了75%。尽管融真园仅安置了200多份骨灰,但它给人的感觉却更像是座静谧的公园。在山林之中,我们精心设计了六种生态葬式,包括草坪葬、树葬、自然石葬、景观石葬、水葬以及花坛葬,这六种葬式所占用的墓穴面积均不超过0.48平米,这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也减少了石材的加工需求。
到2017年为止,八宝山革命公墓内安放了3.8万份骨灰,其中约95%的骨灰采用了节地葬法,包括骨灰存放、树葬以及草坪葬等多种形式。尤其是近两年,革命公墓严格执行国家民政部等九个部门共同发布的《关于推进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秉持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大力提倡并实践节地生态安葬,持续提升骨灰立体安置、树葬、草坪葬等生态节地安葬形式的比例。在2017年,革命公墓总共安置了1748份骨灰,其中立体安置的有1709份,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