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公在街头遭遇了推销公墓者的搭讪,不知是何种手段成功触动了老人的情感。
过往,我曾与丈夫及家父商议此事,提及因常年未归故里,若婆婆离世,村里办理丧事时寻找合适人选颇为不易,故而询问是否可在附近购置一块公墓。家父听闻此言,情绪激动,坚决表示反对。他反复强调,今后必须回到村里处理丧事,坚决反对火化,亦不赞同选择公墓。自那之后,丈夫便再未提及过此话题。
这下情况有变,那位推销员竟然激发了老爷子的新想法。老爷子一回来就催促儿子去探访推销员所推荐的地方,并强调推销员已经告知,若在本月30号之前做出决定,将享有优惠,并且今后将不再收取任何管理费用。
今日正值周末,自昨晚起,天空便持续降雨。然而,老爷子却自昨晚便催促,务必在今天去实地考察一番,并作出决定。无奈之下,我们与对方约定,下午一点钟,将老爷子一同带去参观墓地。
在上午时段,我丈夫驾车,我们三人,包括我的小叔子,急匆匆地前往本地的另一座公墓进行了实地考察,目的是为了掌握价格信息,否则下午前往那家公墓时,我们根本无法得知其真实的价格以及具体包含的内容。
这片公墓面积并不宽敞,管理人员逐一为我们做了详尽的介绍。墓位大多为双人墓,价格从一万到两万不等,所用石材均为黑色大理石。随着位置的降低,价格逐渐上升,但其中的讲究我们并未完全理解。其中一处面积较大的家族墓地,价格高达十几万,足以容纳多人。而位于烈士陵园附近的墓地,价格稍高,据说是因为有烈士守护,显得更为安宁。
第二个墓地占地面积较广,然而,情况却正好相反,随着地势的升高,价格也相应攀升。目前该墓地共有六层,从底层往上依次划分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区。目前,
一区与二区已基本无空余之地。而三区与四区尚有部分空位,所使用的石材为汉白玉,价格介于一万至三万之间。五区与六区建设更为豪华,价格亦相对较高,大约在四万左右。此外,还设有两代、三代墓地,其价格需另行商议。根据合同,产权年限均为70年,实则享有永久使用权。前20年无需缴纳管理费,20年后,目前的标准为每年30元。
阅读完毕,已是正午时分,于是匆匆回家,草草用餐后,便前往婆婆家。在那里,我负责照料已偏瘫11年的婆婆。随后,我和丈夫、小叔子、公公以及一位正在向公公推销墓地的销售人员一同驾车前往十数里外的另一座县城的公墓。通常,公公婆婆的午餐会吃到下午三四点,然而今天,当我们一点钟到达时,老爷子已在门口等候。哎,这老人家的心思,是不是觉得别人的话比自家孩子的更有分量呢?若我们提出参观墓地,老人家肯定是断然不会同意的。我内心颇为忧虑,一旦抵达那个地方,老人家若执意要做出决定,那可如何是好。
我的看法是,按照距离近的原则,地点相仿即可。没有必要选择价格昂贵的,那些额外的钱,不如在他们两位老人还健在的时候,让他们吃得饱饱的,喝得暖暖的,过得舒心。只是不清楚这位固执的老先生今天是否能够接受这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