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校历史系学生继去歙水‘探访石家庄先民家园’后再次走进考古遗址的罕见做法。”昨天上午,在保定曲阳田庄古墓公开考古遗址,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陈灿平这样说道。当天在这里举行的“走进魅力曲阳探寻千年古墓——曲阳田庄古墓公益考古活动”吸引了学校师生等各界人士200余人参与,也拉开了我省2012年开学典礼的序幕。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拉开帷幕。省文物专家还讲解了考古遗址田庄古墓的最新发现——
□本报记者 黄英
【专家解读】
神秘墓主有望揭晓
田庄古墓位于曲阳县城南阳平镇,距县城横州镇15公里。 2011年5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曲阳县文化和旅游局组成考古队,对田庄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这座尘封千年的古墓,逐渐显露出它的非凡与雄伟。外貌。该墓从北向南绵延6年。 6米。地下结构由墓道、门厅、前廊、前室、后廊、后室组成。侧室、耳室呈东西排列。目前已发现墓室12处。至此,考古队已完成了前庭东耳室和前室的工作。房间的挖掘。如此大规模、异形的砖室墓在全国极为罕见,在河北省发现尚属首次。该墓年代为唐中后期至宋初五朝时期,墓主人为显赫人物。 《燕赵晚报》5月22日刊登了田庄古墓发掘的大型报道,引起了全省读者的强烈兴趣。昨天,一些专家也向记者透露了一些新发现。
发现一:
墓门曾多次修葺
建庄墓有很多谜团,比如“修缮之谜”。古墓大门上部,封门砖上并排贴着两块碑刻砖。上刻有“大晋九年三月”、“重宝”12个字,表明该墓为金代重修。昨天,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透露,墓门明显显示曾多次修缮过。
“墓门上有五层不同时期的修复痕迹。”按照谢飞的指点,记者看到,墓门确实从下到上分为清晰可见的层层,底部青石砖排列整齐。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封墓门的砖块铺设得很整齐,非常漂亮,可能是把砖块磨到接缝的过程。”里面堆满了大而杂乱的石头。 “应该是墓门是早于大金、晚于建造时期的古人重修的。下一层是土石混合的,还有一层整齐的砖块,这一层有两块雕花砖,有一块碑刻砖,上书“皇九年三月九日重修保护”,右上方有一个被盗的洞,里面填满了泥土。谢飞说,除了碑刻砖证明是金代修缮外,还有其他几层。修复时间和处理人员无法确定。 “金代应该是老百姓修的,碑砖上的字迹比较差。‘大金’应该是‘大金’的错误。大概是因为老百姓文化程度不高,打错字了。”他笑道,这些都是不同时代修复的痕迹。古代人民和政府的文化保护意识。
发现2:
墓主身份有望揭晓
12个墓室、直径达34米的内外两环、汉白玉建筑构件、精美的壁画等足以证明田庄墓主人的非凡身份。昨天,考古现场的记者也目睹了这位神秘墓主人的奢华风范。
出土的前厅东厢房,青砖穹顶绘有白点和直线,青石柱、斗拱上绘有红、黑彩绘花卉。参与发掘的河北省文学研究所汉唐研究室主任张春昌称其为“雕梁画栋”:“壁画有五六色,多为据宋代典籍记载,这是一幅上品彩画,可见画者技艺高超,大家看到的白色点线都是星象图像。
记者还看到了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碎片、刻有莲花图案的瓷砖等。张春昌说,墓门上有鎏金门钉,鎏金汉白玉建筑构件:“这些都表明,这是一座不凡的建筑。”墓主人是唐朝中后期拥有军事、政治、财政权力的显赫人物,此地为成德军节度使管辖。推测墓主人是两大督军之一,或者更高级别。这墓的规格有些狂妄,超过了他应该享受的级别,但这却是比较常见的。唐朝中后期到五朝,毕竟当时的皇权没有那么威慑力。”他还透露,古墓中出土了一些瓷器碎片,“是定窑白瓷,我们正在修复,包括碗等生活用品。”他强调,田庄古墓的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还有很多令人兴奋的新发现,墓前的甬道里一般都有墓志铭,一旦墓主出土,墓主的身份就可以确定。”将会被揭晓。”
谢飞还告诉记者,田庄古墓的主人可能与义乌军节度使王处直有关:“王处直的弟弟王处存也曾担任过义乌军节度使,田庄古墓与义乌军节度使王处直有关。” 1994年出土的王处直墓,距离比较近,所以可以将两座墓进行比较。
【公共考古】
立即走近
考古新发现
昨天,田庄古墓公共考古现场专门设置了标本展示区、整理体验区、出土文物展示区等多个区域,供公众体验考古的各个方面。对此,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丽芳透露,第七届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文化遗产、繁荣文化”:“举办本次公众考古,是为了推动公众分享考古成果,繁荣地方文化,增强公众文化保护意识。”他透露,6月9日,我国文化遗产日,河北省主场活动将在邢台内丘举行:“还将邀请各界人士参观内丘正在发掘的邢窑遗址。”
河北省文学学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