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龙山源公墓官网

墓园地址:安吉递铺街道古城村

官方热线: 400-696-5180

24小时热线:159-0077-918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96-5180, 159-0077-918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龙山源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潘伟斌:曹操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8 18 浏览: 39

曹操墓的发现

潘伟斌研究员首先介绍了曹操墓的发现情况。根据《元河县图》中的记载以及曹操墓与漳河的关系,结合考古勘探,确定曹操墓所在地在河南省安阳县西高学村。安阳县西高学村位于河南省最北端漳河南岸,河南、河北两省交界处。南距安阳约15公里,东距西门豹庙7.5公里,北距叶城遗址约15公里。 1998年,赵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西高雪村发现了太子驸马吕谦的墓志铭。墓志铭上对曹操墓的位置有文字记载:“墓在高觉桥西一千四百二十步,路南一百七十步,故从武帝陵西北角向西行四十三步, 2008年12月,《成名二百五十步》,河南省文化学院。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文物考古部门对西高雪村一处被盗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并出土了关键证据。经鉴定,该墓为曹操墓。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曹操墓结构及出土文物

曹操墓坐西朝东。整个墓室呈“A”字形,由墓室和墓道两部分组成。墓室内部结构复杂,由墓道、砖砌护墙、墓门、封门墙、前廊、前室、后廊、后室和四个侧室组成。墓底铺有大块青石,墓顶为四角尖塔。研究员潘伟斌认为,四角尖顶的规制非常高,超过了普通诸侯王陵墓,与曹操的身份相符。随后向观众展示了曹操墓出土文物,主要有桂形石碑、画像石、陶瓷、铜印、玉器、煤石虎雕、铁器以及常用的虎形大戟石碑等。此次展览中魏武王的作品。等待。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曹操墓墓室结构复原图

讲座最后进入了观众最为关注的区域——为什么安阳县西高学村的2号墓是曹操墓?

潘伟斌研究员列举了以下论点:

“以高为基,不封则不植树”,正符合曹操的圣旨

建安二十三年六月,曹操下令:“古葬者,必居荒地。按规定,西门豹庙西侧平原为寿陵。因高度,是根基,不封则无树。”因为高度,所以是基础。意思是坟墓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无树不封,是指地面上没有封土,墓前祠堂两侧没有立碑。曹操墓所在的平台符合文献中“以高为本”的要求。从地层关系来看,该墓直接开于魏晋南北朝地层之下、汉代文化层之上。地层关系决定该墓葬年代为汉末。同时,顶部没有夯土,证明地面没有用土封住,符合曹操在《终令》中“以高为基,不植树”的要求。无需密封即可种植”。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曹操墓所在的平台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曹操墓地层关系

二次埋葬痕迹的发现

据史料记载,卞氏家族死后,合葬于高陵。是否有二次陪葬痕迹,也是判断该墓是否为曹操墓的关键证据之一。据考古发现,曹操墓有明显的第二个开口的痕迹:第一个开口在墓道的东端,这里还残留着曹操墓原墓道的痕迹。第二处为墓道东部两侧,两侧有磬形坑折断,说明其年代晚于这些磬形坑。第三部分位于墓道西侧,打破墓室前部的封闭,向西延伸。平面和剖面都非常清晰。第四处是墓门的正上方。墓道破碎了一条贯穿南方的夯土带,夯土带又破碎了磬形坑。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曹操墓墓道东端南墙突破南磬形坑。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墓道东端北墙冲破北侧一个磬形坑。

墓主人年龄与曹操去世时年龄一致

曹操墓中发现三具人骨,一男两女,随葬器具三套(一石棺,两木棺)。据体质人类学专家鉴定,墓主人年龄约为60岁,与曹操去世时的66岁相符。与此同时,一具老年妇女遗骸的发现,证实了《三国志·后妃传》中卞氏家族合葬于高陵的记载。

地面建筑物及其毁坏情况证实了相关的历史记录。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年谱》等有关资料记载,高陵有寝殿、陵墓等建筑。如《历代陵寝筹建》卷十六:“魏武帝葬高陵,司宜翰立陵为祀殿。至文帝黄初三年……”高陵内的宫殿、房屋全部被毁,车马被复原,衣服被存放在宫中,以纪念先帝。节俭高祖三年,曹丕颁布《毁高陵祭殿诏》,其中写道:“先帝生活节俭,留下圣旨为孝。 ,都位于寺庙的高处。陵上的宫殿、房屋全部被毁,车马归还马厩,衣物存放在宫中,以追随先帝的俭朴之志。 ”《三国·魏书·于禁列传》记载于禁出东吴后,“欲遣使吴国。十陵北一夜巡视高陵。皇帝的使者羽绘了关羽在陵中的胜利和庞德的愤怒和投降。他感到羞愧和恶心。 “因此,地上建筑的有无,也是确认该墓是曹操墓的关键证据之一。”

通过考古发掘,发现曹操墓周围至少有五组地面建筑遗迹,墓前一组,墓南一组,墓北一组,墓前两组。墓外神道两侧。这些建筑均在早期被毁,考古证据表明,毁坏发生在曹魏时期,卞氏合葬之前。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曹操墓建筑遗存

墓中出土的文物直接指向墓主人就是曹操。

共出土簋形石碑8块,上面刻有“魏武王常用”字样。收集到较为完整的石碑两块,其中一块是“魏武王常用的背虎大刀”,一块是“魏武王常用的背虎短枪”。石碑上清晰地记载着生前的国号、谥号、墓主的爵位。

墓内出土特大型墓砖,尺寸为48×24×12厘米,与洛阳邙山东汉皇陵出土的墓砖尺寸相同。它们是专门为皇家陵墓制作的。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曹操墓的墓砖

墓中发现一尊燃煤老虎雕塑,其下腹部有一个横向圆孔。这种刺法在汉代就流行了。东汉以后,这种穿刺方法就不再使用了。同时,墓中还发现了一个玉杯,杯背刻有老虎。虎身卷曲,头俯,目凸,头一角向后掠。其形制与扬州广陵刘胥王墓出土的玉佩相似。虎形如出一辙,造型、纹饰与河北定县43号墓出土的玉芙蓉(中山穆王刘昌)极为相似,具有典型的汉代特色。这样的东西东汉以后就很少出现了,应该是汉末的事情。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煤灵虎雕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芙蓉 (xī)

曹植在为父亲写的《挽文》中写道:“明器无纹,陶质素秀。”由此可见,曹操墓中随葬的明器皿均为素陶。曹操墓出土了大量陶器,器型多种多样,有陶井、陶仓、陶盆、陶盆、陶环厕以及各种厨房用具、餐饮用具等,都有。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体积小。做工粗糙,只有象征意义,没有实际功能,这就是曹植所说的明兵器。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熙文》还写道:“印本不存,丝乃莲”。这说明曹操的魏王玺并没有埋在陵墓里,而是系着玺的丝绸就埋在他的身边。研究员潘伟彬推测,这与曹操突然病逝于洛阳,其子曹丕仓促继位,来不及刻下新魏王的印章有直接关系。据史料记载,曹操死后,他的玺印在谏官贾逵手中。鄢陵侯曹彰骑着越军,来找贾逵索要先王的印章和绶带。贾葵正色道:“太子在邺,国有太子为副都督。” “一个王子询问先王的印章,是不合适的。”然后将皇宫还给叶氏。魏王的印章是权力的象征,是皇位继承的凭证,所以贾逵这么说。所以,魏王的印章是不可能埋在曹操陵墓里的,只能用私印来埋葬。曹休墓中还发现了曹休的私印。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曹操墓中的铜印

据文献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夏四月,皇帝命魏王立皇旗。十月,皇帝命王冕石友六骑金根车,驾马六匹,设五时辅车。这完全是皇帝的礼仪。因此,曹操生前就已经享受到了皇帝的礼制。墓中是否出土皇帝制式礼器,是判断曹操墓的又一关键证据。墓葬中确实出土过此类礼器,如圭、璧、鼎等。 据《后汉书·礼记》中关于东园秘密武器的记载:“皇帝用鼎” ,还有十二个瓦鼎。”曹操墓中共出土陶鼎十二件。数量与上述文献记载一致。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曹操墓十二陶鼎

墓葬走向与宗制、曹魏陵制一致

亳州曹操祖坟中,其祖父曹腾、父亲曹嵩的坟墓坐西向东。潘伟斌研究员认为,这种定向是曹氏家族流传下来的祖制。曹操墓坐西朝东,沿袭了这一传统,也符合祖制。据后来出土的洛阳曹休墓、西渚村曹魏墓以及早年出土的正始八年墓来看,均坐西向东,说明这种方位已成为风俗。当时的氏族。

墓主被顶风困扰

曹操生前饱受逆风之苦。潘伟斌研究员指出,曹操的病是三叉神经引起的。

从曹操的牙齿上可以发现,曹操患有严重的龋齿,龋齿深入牙龈,损伤三叉神经,引起偏头痛。有关专家认为,缓解这种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颈部血管畅通。曹操墓出土石枕,背面刻有“魏武王常用安慰石”字样。同时还出土了一块“曲枕一”石匾,曲枕应为石枕的正式名称。专家推测,加热的石枕可以缓解头痛。石枕的发现证明曹操生前就存在慢性病头风,而且石枕的作用也符合曹操的病理特点。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曲镇石牌

曹操墓出土文物欣赏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魏武王常用的虎大戟石碑是本次展出的文物,属一级文物。长边8.9厘米,短边2.55厘米,宽度3.15厘米,厚度0.8厘米,总长10.95厘米。穿孔内放置一个圆形铜环,环内连接有铜链。链条的尾部连接着一根细铜棒。铭文为“魏武王常用虎驽”。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煤虎鹰,煤石色,黑色,四肢呈蹲姿,昂首,睁大眼睛,四爪抓地,腹部下沉,臀部上扬。腰部正中有一圆孔贯穿。体长3.7厘米,高2.6厘米。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铜印,长方体,方底,桥形钮,钮较宽,钮中下部靠近桌子处有小穿孔。底部中部刻有首环纹,凹槽深凹。印台边长2.55厘米,印台高度0.95厘米,纽扣高度0.97厘米,宽度1.4厘米,整体高度1.92厘米。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石枕整体呈长方形,背平。竖刻汉隶“魏武王常用安慰石”九个大字,正面中部弧形凹陷。根据墓中出土石碑上的“曲震”记载,可知石枕的名称为“曲震”。运河枕长24.6厘米,宽17.3厘米,厚8.4厘米。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七女复仇》肖像石。屏幕内容分为上层和下层。上屏最左边有两个人,坐在地上,回头看着身后的一群人。两人旁边刻有“首阳山”。下画像的内容是《七女复仇图》。照片中,七名妇女手持武器,对桥上的官员车辆进行狙击。官员们坐在地上,回头看着身后的一群人。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玉杯扁薄,敞口雕有一灵芝,其上卧一卧虎,虎头压在灵芝上。另一端是尖的,整体弯曲成喇叭状。残长6.6厘米,最宽处2.2厘米,厚度0.25厘米。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镀银铜开合器,下部对称,呈半圆桶状,上部有耳,耳上部奢华。两半放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钟形圆柱体。下缸外径3.4厘米,内径2.8厘米,缸体4.3厘米,中轴直径2.8厘米,厚度0.6厘米,一耳余长1.2厘米,另一只耳朵的剩余长度为1厘米,整体高度为7.15厘米。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玛瑙饼是一种四面平坦、中间有弧形凸起的圆形饼。上部呈较深的酱红色,下部逐渐变浅呈铬黄色,中间波浪状地划过一组白色条纹,自然地将蛋糕的上下分成两个色块。直径3.7厘米,厚度1.05厘米。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金纽扣,圆形,中间有半球形凸起,平底,底部有两个相交的圆形穿孔。直径为0.7厘米,厚度为0.3厘米,两孔之间的距离为0.3厘米。

曹休墓_曹休墓_曹休墓

叶状银饰,扁叶状,前部呈锐三角形,尖端尖。颈部连接到弯曲的叶茎。叶茎狭窄,两侧卷曲。中间布满斜槽,后部两翼外侧各有一个环,中间有一个孔,每个孔内有一个银铆钉。整个装饰长12.95厘米,后部宽3.78厘米,厚0.1厘米。

文:国家三国文化中心研究部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96-5180
24小时咨询热线:159-0077-918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96-5180

159-0077-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