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中,我们就讲一下“言”部分的三个汉字:“诊、(上司下言)、訧”。其中,“诊”在现代汉语中简化为“诊断”,“诊断”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被列入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1988年。因此,本课的重点是“诊断”,这三个词的具体内容如下:
1.诊断()。读zhěn。 《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诊,指检查。从言语,㐱(zhěn)声。”语音字符。许慎认为,本义是考察;检查;检查。 《语篇·盐部》“诊断即检查”。但后来的语言学家大多认为,诊病的本义是待脉;诊断(疾病)。许凯《说文解字西传》:“诊脉,即看脉”。桂甫《说文易证》引《圣类》:“诊,即检查”。 “这意味着看脉搏。” 《广《韵·真韵》:“诊候脉。”《史记·编》《却仓公传》:“(扁鹊)用此法,见五藏诸症,尤以诊脉而闻名。”因此,他诊别人的病时,五脏六腑的症状都可以看到,但表面上还是有的。测量病人的脉搏。
至于“诊”为何属于“语”部分,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从言者,医者先问而诊”。中医的“四诊”包括“望诊、望诊、闻诊、问诊、诊断”。 “问诊”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方法,即医生通过询问患者或患者家属等知情人,了解患者的自觉症状、疾病的发生演变、治疗经历等,并以此作为诊断的依据。诊断依据。 “诊断”通常是最后一项。
(脉诊)
《西厢记诸公调》卷五:“医诊毕,冷笑。”也沿用“诊断”的本义。
许慎所说的“检查”、“检查”的含义,其实应该是“诊断”的引申义。 《汉书·异行传·董贤》:“当日,贤夫妇双双自杀,家人惶恐,恐夜葬。芒怀疑他假死,有臣问他。”将冼氏的灵柩送往监狱检查。”颜师古注:“意思是夜里死了。”棺材被从坟墓中取出并进行检查。 ” 当天,董贤夫妇双双自杀,家人惊慌,连夜将他们埋葬。王莽怀疑他们是假死,执事们便命人将棺材送到监狱检查。
(尸检是为了检查和检查)
诊断除其本义外,还指症状。 《素问·风论》:“五脏风,有何不同形态?欲听其诊治作用。”王兵指出:“诊断可谓证据。”五脏风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有什么区别?希望您能谈谈该病的症状和病理表现。
(高血压的症状)
另外,诊断还指“畛(zhěn)”。告诉。 《庄子·人间》:“石匠醒时诊梦。”王念孙《读书杂志》:“向修、司马彪都说:‘诊断亦是预测梦。’”案:以下为师师杜氏之事,不涉及解梦,应读为“贞”,《尔雅》曰:“贞,报引《曲礼》。曰:“震乎鬼神”。意思是木匠醒来后说出了自己的梦。
“诊断”小篆书如下:
(小篆书诊断)
2.(上四下衍)(GBK字库没有这个字,只能描述字形)。有两种发音:
(1) xī。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中标注的发音。给出的解释是:“(上思夏言),悲伤的声音。从言。思生生。”语音字符。本义是悲伤的声音。指悲伤的声音、哀悼的声音。许开《说文解字西传》:“今谓马之悲鸣,为嘶鸣。”徐浩《段注》:“口中无嘶字,故此也。”
(马嘶声)
除本义外,(上司下燕)还有其他用途:(1)声音振动。 《语篇·言部》:“(上下之字),声振。” (2)呻吟。 《语篇·言部》:“(上下之词)在呻吟。” (3)好。 《语篇·言部》卷本云:“(上巳、下言),《子书》曰善。”经典中没有这些用法的应用实例。
(2) 巳。发音来自“吉韵”。有两种使用方法:(1)宽恕。 《语篇·言部》:“(上面和下面的话),恕我直言。” (2) 与“嘶”同。声音沙哑。 《正子通·延部》:“(上巳、下延)与嘶鸣相连。”其实,这就是上面所说的童马嘶鸣,即马的悲鸣。
“(上思下言)”小篆书书写方法如下:
(小篆书写法)
3.訧。读你。 《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訧,罪孽。从农言,尤声。《周书》云:‘报答苍生之訨。’”语音字符。本义是罪恶;过错。与“你”相同。这里的《周书》是指《尚书录行》,“以刑报百姓”,就是按百姓的罪孽审判百姓。
《诗·北风绿衣》:“思念古人,故不由己”。意思是:我想念已故的好妻子,这可以帮助我减少过失。
(《诗·北风·绿衣》的诗意)
元稹《羊城邑》:“受令不言者,反以言为笑”。亦沿用“訧”的本义。
“訧”小篆如下:
(訧的小篆书书写方法)
(【说文解字】第471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版权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