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墓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
1918年上半年,宋嘉树家族在上海万国公墓购买了一块墓地。
1918年5月,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宋耀如)在上海去世,葬于此。
1931年7月,宋庆龄的母亲倪桂珍因病去世。
1932年8月,宋庆龄六兄妹修建了宋嘉树、倪桂珍合葬墓,并立墓碑。此时的宋墓共占地22个洞窟,约145平方米。
1966年夏,宋家墓地遭到破坏。周恩来接到上海的报告,指示“必须妥善处理此事”。
1967年9月,上海市民政局按照周总理的指示修复了宋墓。墓地修复后拍摄的照片被送到中央,并由廖孟星转交给宋庆龄。宋庆龄事后对周恩来在她困难时期为她所做的一切表示满意和感谢。
1981年2月5日,从16岁起就为宋庆龄提供保姆服务、陪伴宋庆龄50多年的李雁娥在北京去世。宋庆龄悲痛万分。
1981年4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根据宋庆龄的委托,将李延娥的骨灰安葬于宋陵园。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宋庆龄送去了花圈。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病逝,享年90岁。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发布公告,为宋庆龄举行国葬。他。
1981年6月3日,全国下半旗哀悼,宋庆龄追悼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随后,宋庆龄的骨灰由专机空运至上海。
1981年6月4日上午,宋庆龄的葬礼在上海万国公墓隆重举行。按照宋庆龄的遗嘱,她的骨灰安葬在万国公墓她父母合葬墓的东侧。
1981年7月1日,宋庆龄墓地向公众开放。
1981年9月,上海市民政局向市政府提交了《宋庆龄同志陵园建设方案》。按照各界人士的意愿[5],上海市领导指示将该墓地建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陵园”。
1982年2月23日,宋庆龄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庆龄汉白玉雕像
宋庆龄汉白玉雕像
1982年6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宋陵扩建工程正式启动。
1983年6月,宋庆龄陵园基本竣工。
1984年1月10日,经中共中央批准,陵园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
1984年1月27日,宋庆龄汉白玉雕像揭幕仪式在纪念广场举行。
1986年5月,在陵园大道东端修建了宋庆龄纪念碑,并有邓小平题词。
景区历史
宋庆龄陵园景观
宋庆龄陵园景观
清宣统元年(1909年)十月,浙江上虞人通过润山在上海西乡购买土地20余亩,拟建歇庐园。民国三年(1914年)竣工。民国六年,景润山之妻王国珍在虹桥路、张虹桥以南购地55.6亩,将原园西移,改名为谢绿园万国公墓。
鲁迅长眠于此,1956年迁至虹口公园。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9月,该址由上海市卫生局接管,更名为上海万国公墓,为公墓。
文革初期,万国公墓遭到严重破坏。 1973年,上海市民政局收回宋公墓等30亩土地,恢复万国公墓。 1981年,万国公墓收回了全部土地。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逝世; 6月,宋庆龄安葬于宋陵园。 1984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陵园”正式成立。 1982年2月,宋庆龄墓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实用信息
门票信息
景区免费参观。游客须现场出示有效身份证件领取免费门票,然后依次排队入园。 7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等优先入场。 20人以上团体观众须提前三天预约登记(视情况而定)。公园对游客流量实行有限控制。瞬时客流不超过2000人。若超过此流量,将暂停发放参观券。
开放时间
公墓开放时间:每天8:30-17:00(16:30起停止入场,17:00闭馆)
晨练开放时间:6:00-8:00(晨练者需持晨练卡入园)
宋庆龄纪念馆开放时间:9:00-17:00(16:30停止入场),全年开放
上海儿童博物馆开放时间:8:45-16:45(15:30起停止入场)每周一闭馆(国定假日顺延至节后第一个工作日)
安全提示
1、遵守参观秩序,保持墓地庄严、安静。参观时间禁止大声喧哗,不在园内进行练歌、打球等娱乐体育活动;
2、爱护文物和展品,维护公共设施,注意清洁卫生,爱护花草树木;
3、进入宋庆龄纪念馆及上海儿童博物馆室内场馆时,自觉遵守馆内相关规定;
4、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入园,不得乱扔烟头、火绒;
5、禁止携带管制设备、有毒、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易污染场馆环境的物品、宠物及大型物品(80cm×60cm×40cm以上)入园;
6、未成年人、老年人、行动不便人士入园须有监护人陪同;
7、衣冠不整、兜售各种小商品、散发广告、醉酒、精神病患者谢绝入园;
8、严禁在园区内从事赌博、封建迷信、聚会等扰乱公共秩序、故意毁坏文物、损坏公共财产等违法犯罪活动;
9、进园车辆必须服从公园工作人员的统一调度和管理。
交通线路
地铁
乘坐地铁10号线至松园路站下车。从2号口出,向东步行80米至松园路。右转,再步行 150 米。
公交车
乘坐149、72、806、808、827、836、855、911路公交车在虹桥路松园路站下车。沿虹桥路向东步行150米至松园路,右转再步行150米。
地铁10号线2号出口,出站后右转至松园路150路口右转。
主要景点
宋庆龄纪念碑
宋庆龄纪念碑
陵园由宋庆龄纪念馆、名人陵园、外国人陵园、儿童活动区四部分组成。专门针对儿童的博物馆建在宋庆龄陵墓的东南部,由综合楼、航天博物馆、航海博物馆、全屏电影厅四部分组成。宋墓园的东、西两侧分别是万国公墓的外国人墓地和名人墓地。这两座墓地为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和场所。
公园内有数千平方米的大草坪,有300多年树龄的罗汉松树、150多年树龄的桂花树、100多年树龄的玉兰树以及数百棵高大的柏树,雪松、中山柏及胸径柏。有一千多棵高25厘米以上的樟树。终年树木茂盛,草绿,鸟语花香。宋庆龄陵园气氛庄严肃穆,环境优美自然,建筑和谐优美,主要地点常年鲜花盛开。它不仅是集纪念、游览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共产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场所。重要的地方。
宋庆龄纪念馆
宋庆龄纪念馆
宋庆龄纪念馆
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庆龄墓为中心的纪念设施是陵园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宋氏家族墓地、纪念广场、展现宋庆龄独特气质和风格的汉白玉雕像、邓小平亲笔题字的宋庆龄纪念碑、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馆。
宋墓原面积145平方米,扩建后面积263平方米。中间是宋庆龄父母宋耀如和倪桂珍的墓。宋庆龄墓位于东侧。与之平行的西侧是陪伴宋庆龄50多年的宋庆龄保姆李雁娥墓。
宋庆龄墓碑
宋庆龄墓碑
宋庆龄墓碑呈横式,长120厘米,宽60厘米,碑上刻有“1893-1981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墓,1981年6月4日立”字样。中心。墓后有山坡,植有中山柏、龙柏、雪松等常绿树木。陵园周围种有宋庆龄生前喜爱的丁香、玉兰、紫薇、杜鹃等树木花卉。陵园南端有可容纳千余人祭奠的纪念广场,面积2880平方米。
宋庆龄汉白玉雕像位于纪念广场北中心。雕像的设计是通过全国征集评选出来的,是在著名雕塑家刘开渠的指导下完成的。雕像高2.52米,采用了宋庆龄50岁左右最优雅的形象,身穿旗袍访问锡兰(今斯里兰卡)。 ),身穿圆领上衣,头发盘成髻,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脸上挂着微笑,尽显昂扬的气质和善良的风度。
宋庆龄纪念碑矗立在陵园大道中央。碑身和底座分别由蓝色和红色花岗岩制成,高3.3米,宽5米。碑下刻有邓小平亲笔书写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宋庆龄同志永垂不朽”等30个镀金大字。背面铭文3300余字,记录了宋庆龄光辉的一生。
陵园路西端是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室。共有展厅6个、影视室1个。通过视频、图片和实物介绍宋庆龄一生的革命活动和生活、学习。展厅长137米,展出照片400余张,实物100余件。它真实、生动、全景地展现了宋庆龄从一个追求真理的爱国青年到投身革命、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历程。 。博物馆内录像室播放介绍宋庆龄生前主要活动的《国之瑰宝》等纪实纪录片。